腎病易發展成尿毒癥?遵循4個飲食原則能預防尿毒癥
腎病在我國是屬于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調查表明,我國約有百分之十的人患有慢性腎病。而慢性腎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能慢慢變成尿毒癥。腎病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上的問題,如果飲食不恰當,不僅影響治療,還可能加重病情。
腎病不控制飲食會發展成尿毒癥?慢性腎病應遵循這4個飲食原則!
腎病飲食原則一: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是人體能量的三大來源之一,通常情況下,人體在消化和吸收了蛋白質之后,還會剩下一種叫做氮的物質。腎臟承擔了將氮排出體外的責任,正常人攝入蛋白質是沒有問題的。但腎病患者腎臟的排泄功能已經受到了較大影響,如果攝入過多蛋白質,腎臟排泄氮的負擔加重,可能導致腎病加重,而未能及時排出體外的氮,積累在人體中變成毒素,可能導致尿毒癥。因此,腎病患者應吃低蛋白的食物,多吃山藥、土豆和地瓜等糖類豐富的食物,補充能量。
腎病飲食原則二:多補鈣少補磷
腎病患者如果出現了腎衰竭的問題,可能會出現血液中的磷元素上升而鈣物質下降的癥狀,這可能會誘發骨質疏松問題。此外,磷也是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磷攝入過多也會導致腎臟負擔加重。所以,此類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多補充鈣物質,少吃含磷元素豐富的食品。比如,可以多喝牛奶和綠葉蔬菜等。
腎病飲食原則三:控制好水分的攝入
如果慢性腎病患者正處于少尿期,一定要注意控制水分的攝入,不能大量地飲水。否則容易出現因血液中水分過多而誘發急性肺水腫,或者導致血液過于稀釋而出現低鈉血癥。患者最好是能夠每天記錄下自己的飲水量和排尿量,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適量地飲水。
腎病飲食原則四:食鹽和鈉的攝入要控制
人的身體內如果鈉離子含量比較多,就可能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從而使腎臟的負擔變重。而食鹽的主要成分中就含有較多的鈉元素,所以患有慢性的腎衰竭并且伴隨有高血壓問題和身體浮腫的人,千萬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但要注意,正在服用利尿劑和腹瀉問題的患者,可以不進行限制。
飲食對于身體健康很重要,在疾病的治療上也能起到一定作用。飲食得當,有利于病情恢復,而飲食錯誤,可能會加重病情。腎病患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控制食鹽的攝入,或控制喝水量,或多補鈣少補磷和蛋白質等。
(責任編輯:劉志玲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炎的最佳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腎盂分離應如何應對?
2024-10-21鹽山縣治療腎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涇縣治療腎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武穴市治療腎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蘆淞區治療腎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治療腎炎去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如何選擇治療腎炎的好醫院
2024-10-21
熱門文章
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做透析痛苦嗎?詳解透析過程中的感受與緩解方法
2024-09-2369歲阿姨透析管路堵塞 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瘺連接生命通路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