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身體塑形鍛煉時間的科學安排,需考慮習慣養成、避免不良影響、體力狀態、鍛煉頻率及肌肉恢復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5-10-22 17:00
1.習慣養成:固定鍛煉時間,每次盡量安排在同一時段,利于形成良好習慣和內臟器官條件反射。
2.避免不良影響:飯后一小時和睡前一小時不宜鍛煉,以防影響消化和睡眠。
3.體力狀態:15:00 - 20:00 通常是體力最佳時間,可作為主要鍛煉時段。
4.鍛煉頻率:初學者和勞動量大者每周三次,每次 1 - 1.5 小時;每天鍛煉者可隔天練習不同肌肉群。
5.肌肉恢復:將肌肉群合理劃分,如一天練肩、腹、胸,另一天練背、臂、腿,保證肌肉有效恢復。
合理安排身體塑形的鍛煉時間,有助于提高鍛煉效果,促進身體塑形目標的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