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年紀大了,身體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可無論是什么疾病,都不會比心理疾病更不受重視,可事實上,到精神心理門診求醫的老年人卻不在少數。正因為退休后日子太清閑,有的人精神無所寄托,又沒有什么興趣和愛好,特別是生活缺乏規律,心理就容易失調。不愿接受現實、轉變觀念,不為退休生活早做準備,還執著于以往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是導致老年人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年老帶來的大腦功能衰退、諸多慢性病,以及子女、社會對他們的關心、支持不夠,也是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退休前后的那段時間是預防心理疾病的關鍵時期。有些退休的老人不一定能適應,特別是以往身為領導、文化層次高、社會活動多的人,退休前后的落差較大,應該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所謂的“準備”,不只是精神上的逐漸放松,還要注意興趣愛好的培養。醫生建議,愛好應偏重文娛體育方面,可多參與戶外活動,但必須對健康有利。同時,愛好不拘泥于個人還是集體,只要合適自身就行。生活作息也需有規律,日夜顛倒只會進一步加重身體和心理疾病。 身體要保養好,思想上也要放得下。有些老人家喜歡鉆牛角尖,“不在其位”還要“謀其政”,總是放不下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以致常常和自己、和別人較真。對家庭瑣事過于認真,這也要管,那也要干涉,不僅子女反感,自己也不開心。開始一段新生活,就應該向過去說再見。太執著的后果,往往是內心更加失落。對待生活的變化,老年人要坦然接受。 出現心理問題后,不要給自己找太多借口,若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情緒還是難以調節過來,就應該及時看醫生,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此外,定期參加體檢,以便身體有了問題及時治療。 從子女的角度來說,首先是給予老人較好的經濟保障。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老人心里也會放下一塊大石。精神上的慰藉則更為重要。多抽空看望不在一起住的老人,時不時打個電話,陪老人吃吃飯、聊聊天,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關注、被愛。 和子女一起生活有很多好處,但如果老年人覺得不開心,做子女的不要勉強他們,即使你以為這樣他們會不那么孤獨。有些年輕人把父母叫來照看孩子,順便享受天倫之樂,結果老人過于操勞,或者處理不好家庭矛盾,容易和子女或親家發生口角,傷身又傷心。有的老兩口夫妻感情很好,卻因為照顧孫兒被迫拆開,分居兩地而牽腸掛肚,再加上兒女忙起來忽視陪伴,老人也會產生孤立無援的凄涼感。
2015-03-04 16:0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退休丈夫綜合征? 剛退休的丈夫往往會情緒緊張頭疼、抑郁。這些丈夫本來與妻子每天見面幾個小時。一朝退休后,夫妻24小時朝夕相處,各種問題接踵而來。這種現象稱為退休丈夫綜合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