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教育產生極端想法,如何正確引導?
托班、不好好讀書就要去討飯類似這種話,他就說我們對他不好啦,給他講道理他也聽不進去,貌似他就記住不好的一面,一天和他聊天他就說了你們對我不好我就自殺好了,我說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這么大容易嗎,你就用這種方式來回報我們,他說死了我們也就不用操心了,他也解放了!聽了這話我很無語,都不知道怎么去開導他了!實在是琢磨不透當今的孩子的思想,今天想到這個事就挺擔心的,請大家給些較好的意見。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鞏雪 醫師
山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孩子因教育方式產生極端想法,可能與心理壓力、溝通不暢、家庭氛圍、教育方法、孩子自身性格等有關。 1.心理壓力:孩子在托班可能面臨較大學習壓力,導致情緒不穩定。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避免過度施壓。 2.溝通不暢:家長與孩子交流方式不當,孩子無法理解家長的意圖。應采用平等、耐心的方式溝通。 3.家庭氛圍:不和諧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至關重要。 4.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易讓孩子產生抵觸。家長要注重教育的科學性和靈活性。 5.孩子自身性格:部分孩子性格較為敏感脆弱。家長要了解孩子性格特點,因材施教。 總之,面對孩子的極端想法,家長要從多方面反思和調整,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
2024-10-08 13:3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