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杜英俊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做心臟造影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檢查方法。其所需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患者病情、血管情況、醫生操作熟練程度等。一般來說,順利的話可能在 30 分鐘到 1 小時左右。副作用方面,可能有穿刺部位出血、血腫、造影劑過敏、心律失常等,但多數情況下較輕微且可處理。 1. 時長因素:患者血管條件良好、病情簡單,操作會相對順利,時間較短;若血管迂曲、病變復雜,時間會延長。 2. 副作用之穿刺部位出血:穿刺時可能損傷血管,導致局部出血,通常加壓包扎可解決。 3. 副作用之血腫:血管損傷嚴重可能形成血腫,小血腫可自行吸收,大血腫需進一步處理。 4. 副作用之造影劑過敏:部分患者對造影劑過敏,可能出現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術前會評估過敏風險。 5. 副作用之心律失常:操作過程中可能刺激心臟,引發心律失常,多數短暫且可恢復。 6. 預防措施:術前完善相關檢查,評估風險;術中醫生嚴格操作規范;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情況。 總之,心臟造影是一項重要的檢查手段,雖然可能存在一些風險和副作用,但在醫生的專業操作和嚴密監測下,通常是安全有效的。
2024-12-06 0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