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低是什么情況?
門冬氨酸氨基轉移梅偏低
上月體檢結果,我的門冬氨酸氨基轉移梅偏低(AST)=1U/L,屬什么病情?是否嚴重?要否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立康 副主任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內一科
-
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偏低一般不具有明確的臨床病理意義,可能與生理性因素、檢測誤差、營養不良、藥物影響、肝臟代謝功能良好等有關。 1. 生理性因素:身體處于良好的健康狀態,各項生理機能正常運轉,可能出現 AST 偏低。 2. 檢測誤差:樣本采集、保存或檢測過程中的某些因素,如操作不規范、儀器故障等,可能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3. 營養不良:長期飲食不均衡,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能影響肝臟的代謝功能,導致 AST 偏低。 4.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對肝臟的代謝產生影響,進而導致 AST 偏低,如部分降脂藥、免疫抑制劑等。 5. 肝臟代謝功能良好:肝臟功能正常甚至良好,代謝效率高,也可能出現 AST 偏低。 總體來說,單獨的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低通常無需過度擔憂,但建議定期復查,關注身體變化。如果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或檢查指標異常,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明確原因。
2024-12-03 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