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雪麗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理科
-
有家庭關懷和沒有家庭關懷的心情郁悶者,結局在心理狀態、情緒調節、生活態度、健康狀況、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 1. 心理狀態:有家庭關懷者,心理上有依靠,能獲得安全感,負面情緒易緩解;無家庭關懷者,易陷入孤獨、無助,心理負擔重。 2. 情緒調節:家庭關懷可幫助郁悶者轉移注意力,引導積極看待問題;缺乏家庭關懷,情緒調節困難,易持續低落。 3. 生活態度:有家庭鼓勵支持,郁悶者更有信心面對生活,積極解決問題;無家庭關懷,易對生活失去信心,消極對待。 4. 健康狀況:良好家庭關懷利于緩解壓力,有益身心健康;長期缺乏關懷,可能引發失眠、食欲不振等,增加患病風險。 5. 社交能力:在家庭關懷下,郁悶者能保持良好社交心態和能力;缺乏關懷,可能逃避社交,社交能力逐漸退化。 家庭關懷對心情郁悶者至關重要,能改善心理和情緒,提升生活態度,維護健康,促進社交。缺乏家庭關懷則可能導致一系列不良結局。因此,應重視家庭關懷對心情郁悶者的積極影響。
2025-03-27 0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