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鐘英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底腺息肉的產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損傷及胃泌素水平升高等。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也可能有上腹疼痛等不適,需及時就醫。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9-09-19 12:11
1.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基因異常,易發生胃底腺息肉。
2.幽門螺桿菌感染:這種細菌感染可引發胃部炎癥,增加息肉形成風險。
3.藥物影響: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可能改變胃酸分泌,促使息肉產生。
4.胃黏膜損傷:不良飲食習慣、酗酒等導致胃黏膜受損,易形成息肉。
5.胃泌素水平升高:某些疾病或生理狀態使胃泌素增多,可誘發息肉。
總之,發現胃底腺息肉后,應及時就診。一般通過胃鏡檢查確診,小的息肉可定期復查,大的或有惡變傾向的息肉可進行內鏡下切除。治療后也需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預防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