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焯明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中醫兒科
-
小孩咬指甲習慣可能源于心理壓力、模仿行為、無聊、缺乏微量元素或皮膚病等多重因素。常見于學齡前兒童,隨年齡增長通常會逐漸減少。若持續存在,需關注潛在心理或生理健康狀況。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3-12-08 19:44
1.心理因素:焦慮、緊張或無聊時,咬指甲成為一種緩解情緒的自我安慰行為。
2.模仿學習:觀察到家人或同伴的咬指甲行為,兒童可能模仿并形成習慣。
3.微量元素缺乏:缺鋅、缺鐵等微量元素,可能導致口腔異物癖,表現為咬指甲。
4.皮膚疾病:手部濕疹、倒刺等皮膚問題,引起瘙癢不適,兒童可能通過咬指甲尋求緩解。
5.習慣性動作:無意識的習慣性行為,尤其是在思考或等待時,咬指甲成為一種習慣。
面對兒童咬指甲的行為,家長應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提供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同時引導其發展健康的應對策略。若伴隨皮膚損傷或微量元素缺乏,及時就醫,進行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