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肝性黃疸本身一般不具有傳染性,但導致肝性黃疸的某些病因可能具有傳染性。常見的引起肝性黃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膽道梗阻等。 1. 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這類病毒可通過血液、母嬰、性接觸等途徑傳播。患者感染病毒后,肝細胞受損可引發黃疸。 2. 藥物性肝損傷:某些藥物如抗結核藥、部分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可能導致肝細胞受損,出現黃疸。 3. 酒精性肝病:長期大量飲酒使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壞死,進而引起黃疸。 4.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肝細胞,導致肝臟功能異常,產生黃疸。 5. 膽道梗阻:膽管結石、腫瘤等阻塞膽管,膽汁排泄不暢,反流入血,也會造成黃疸。 總之,肝性黃疸是否傳染取決于其病因。如果懷疑有肝性黃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2024-11-11 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