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曾維嘉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兒幽門梗阻,源于幽門肌肉異常增厚,阻礙胃內容物通過,癥狀包括嘔吐、腹部膨脹等。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失衡乃至營養不良,嚴重時威脅生命安全。不過,在早期診斷并恰當處理下,多數病例預后良好。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8-03 19:02
1.病因解析:先天性幽門肥厚是最常見原因,其他可能包括炎癥、腫瘤或功能性梗阻。
2.癥狀表現:頻繁嘔吐,尤其是噴射狀嘔吐,以及腹部可見橄欖狀腫塊。
3.診斷手段:超聲波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輔助以X光或胃鏡檢查。
4.治療方案:輕癥可嘗試藥物治療,如給予胃動力藥(多潘立酮)、抗酸藥(奧美拉唑),重癥需手術(幽門環肌切開術)。
5.預后情況:及時治療下,大多數患兒恢復良好,少數復雜病例可能需要長期管理。
小兒幽門梗阻雖有潛在生命威脅,但早期發現與治療通常能有效控制病情,家長應密切觀察嬰兒癥狀,一旦懷疑,立即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幽門梗阻? 幽門梗阻是指胃內容物進入十二指腸出現的機械性梗阻,由多種疾病發展而致幽門狹窄的結果。臨床上表現為上腹部脹滿、惡心和嘔吐,嘔吐物不含有膽汁,而含有未消化食物成分為其特征。在梗阻的早期階段,嘔吐為間歇性,且通常在飯后l小時內發生。惡性腫瘤患者常有消瘦,體重明顯下降等惡病質表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