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茹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小孩子血小板偏低可能由病毒感染、藥物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疾病以及遺傳因素等引起。治療方法依據具體原因而定。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3-20 19:54
1.病毒感染:若是近期發生病毒感染,比如麻疹、風疹等,通常建議對癥支持治療,病毒消除后血小板計數有望恢復正常。
2.藥物反應:某些藥物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如抗生素頭孢類、奎寧等,停用相關藥物后血小板水平可能回升。
3.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采用糖皮質激素、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
4.骨髓疾病:若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所致,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治療方案,如造血干細胞移植。
5.遺傳因素:部分遺傳性疾病如范科尼貧血,治療復雜,需長期監測和支持性治療。
面對兒童血小板偏低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綜合評估后制定個性化治療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