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福軍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
超過50%的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即“天生就有同性戀的基因”,還有一部分人是與養育環境有關。只是,他們并不是一出生就發現自己是一個“同志”,當在生活中發生某些事情或者某個人出現之后,他們才逐漸確定自己的性取向,尤其是青春期之后。在青春期發育之前,男孩和女孩對異性尚處于羞澀、無興趣的階段,沒有明顯的性意識。青春期發育之后,性欲覺醒,開始對自己的性取向逐漸有明確的認識。對于同性愛慕者來說,也許心理會很矛盾,一方面可以向心理醫生求助,另一方面也不必自責、自卑和內疚。因為它既不是罪,也不是什么不道德或不健康,只是在各種先天或后天因素作用下性取向出現了沖突,需要控制自己的同性愛慕沖動。如果到了18~22歲左右,仍只對同性有興趣的人應該屬于同性戀范疇了。
2016-02-18 05: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同性戀傾向的發生多是“天生就有同性戀的基因”;還有一部分人是與養育環境,如家庭背景、社會因素等都有關系,同性戀者除了對異性取向的愛好與異性戀者不同外,其他方面與異性戀者沒有顯著的差別。他們的智力發展、身體健康狀況、創造力都沒有問題。
2016-02-18 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