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局部感染、電極脫位、心律失常、起搏器綜合征、囊袋血腫等。 1. 局部感染:手術切口處可能發生細菌感染,表現為紅腫、疼痛、發熱等,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嚴重時可能需要取出起搏器。 2. 電極脫位:電極導線可能移位,導致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需要重新調整電極位置。 3. 心律失常:可能出現新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等。 4. 起搏器綜合征:由于房室收縮不同步,可能出現頭暈、乏力、心悸等癥狀。 5. 囊袋血腫:起搏器植入部位可能形成血腫,一般可自行吸收,嚴重時需引流。 6. 皮膚磨損:起搏器與皮膚摩擦可能導致皮膚破損。 雖然心臟起搏器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但在醫生的嚴格評估和操作下,其發生風險通常較低。患者在安裝起搏器后應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2024-10-15 16: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陸正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有很少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副作用,不過安裝起搏器很安全,雖然有不少的起搏器并發癥及故障,但是,其總體的發生率僅為1%左右。在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中,如果能夠規范化治療并規律隨訪,獲益是遠遠大于其弊端的。不能因為其有可能存在副作用而不采用。
2024-10-16 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