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核醫學檢查一般來說致癌風險極低,其風險取決于多個因素,如輻射劑量、檢查頻率、個體差異、受檢部位及患者自身健康狀況等。 1. 輻射劑量:核醫學檢查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質會產生一定輻射,但通常都在安全范圍內。例如常見的甲狀腺顯像所用的放射性碘劑量很小。 2. 檢查頻率:偶爾接受一次核醫學檢查,輻射影響有限。但頻繁檢查可能增加風險。 3.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輻射的敏感性不同,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風險相對較高。 4. 受檢部位:某些部位對輻射的耐受性較差,相應風險可能稍高。 5. 自身健康狀況:本身患有免疫系統疾病或惡性腫瘤等的患者,風險可能略增。 總體而言,核醫學檢查是一種重要的醫學診斷手段,醫生會在權衡利弊后決定是否進行。患者不必過于擔憂其致癌風險,應遵循醫生建議。
2024-10-23 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