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永濤 主治醫師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小兒抽動癥又被稱之為抽動穢語綜合征,它是一種慢性精神神經障礙的疾病,以患兒不由自主的,突然的,快速重復的肌肉抽動,通常在肌肉抽動的時候一般伴有爆發性的和不自主的發聲和穢語等。常見的治療包括心理支持治療及藥物治療等,心理支持治療包括行為治療、支持心理咨詢等,同時要注意家庭環境和學校等對患兒的影響。建議帶患兒去當地正規公立醫院相關科室就診及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2018-07-18 20: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抱歉,我很不專業,不知道是不是下面的病癥,希望對您有一點點幫助!嬰兒手足搐搦癥 小兒缺乏維生素D時,血鈣下降,如果甲狀旁腺功能代償不全,不能動員骨鈣,則血鈣不能維持正常水平.當血清鈣<
2016-06-22 07:00
1.75mmol/L時,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即可出現驚厥和手足搐搦等癥狀.故本病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 一,診斷 (一)年齡,季節,誘因:
85%以上的病例發生在1歲以內,其中又以<6個月的嬰兒占絕大部分.季節以春季(3-5月)發病最多.維生素D不足,膳食鈣不足,早產兒及人工喂養兒易發病. (二)臨床表現: 嬰兒以無熱驚厥為主.每日驚厥發作1-20次不等,每次持續時間數秒至半小時左右.驚厥時大都意識喪失,手足呈節律性抽動,面肌痙攣,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等.小嬰兒有時只見面肌抽動即為本癥的初期癥狀.發作間隙病兒神志基本正常. 較大嬰兒或兒童則以手足搐搦為主,即腕部彎曲,手指伸直,大拇指貼近掌心,足趾強直而跖部略彎呈弓狀,發作時神志清醒. 喉痙攣是嬰兒手足搐搦癥最嚴重的表現,可呈現吸氣性哮吼.吸氣困難,嚴重時可因窒息而死亡.肌肉注射時偶可誘發喉痙攣. (三)隱性體征:只有以下隱性體征而無驚厥或手足搐搦者稱為隱性手足搐搦癥. l.面神經征(Chvostek征):用指尖輕叩耳前面神經處,可見眼皮或上唇抽動.新生兒期此征陽性無診斷意義.
2.腓反射陽性:用小錘叩擊膝外側腓骨頭上的腓神經,足部向外側收縮為陽性.
3.止血帶征(Trousseau征):血壓計袖帶包裹上臂,打氣加壓使橈側脈搏暫停,5分鐘內出現手搐搦為陽性. (四)實驗室檢查:血清鈣可低于1.75mmol/L,堿性磷酸酶增高,血清磷或低或正常或升高. 二,鑒別診斷 (一)與驚厥性疾病鑒別
1.嬰兒痙攣癥:多在生后3-7個月開始發作,發作時有短暫意識喪失及特殊姿態,智力多受影響,腦電圖呈特有的"高峰節律紊亂".
2.甲狀旁腺功能不全:如新生兒期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不全,手術時誤切甲狀旁腺時的功能受損及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不全等,都可出現血鈣降低癥狀.但本病血磷增高,堿性磷酸酶正常,PTH下降,常需甲狀旁腺素治療.
3.其他:尚需與產傷,腦發育不全,神經系統感染,感染性疾病的腦癥狀,以及低血糖,鉛中毒等引起的驚厥相鑒別. (二)與其他病因所致的手足搐搦癥鑒別
1.堿中毒性手足搐搦癥:低氯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或輸入過多堿性液等均可使鈣與蛋白質的結合增加,鈣離子減少而發生手足搐搦.
2.低鎂性手足搐搦癥見于長期腹瀉,長期輸液而未補鎂的患兒等,或臨床懷疑低鈣驚厥用鈣劑治療無效者也應考慮本病.患兒血鎂可降至0.75mmol/L以下,注射或口服鎂劑后可控制癥狀.
3.慢性腎功能不全所致的手足搐搦癥:因排磷功能減低,血磷增高抑制25-(OH)D3轉化為1,25-(OH)2D3以致血鈣降低.但本病的低白蛋白血癥和慢性酸中毒使鈣離子不一定很低,只在血清鈣極度減低或輸入堿性液時才出現手足搐搦. (三)與喉部梗阻疾病鑒別:喉痙攣應與先天性喉喘鳴鑒別.后者主要癥狀為吸氣性喉鳴.輕者喉鳴為間隙性,易于鑒別,重者喘鳴持續,也伴吸氣困難,則需測定血鈣加以鑒別. 三,治療 (一)急救措施:喉痙攣與驚厥可致呼吸暫停,均有生命危險,應盡快急救.
1.保持呼吸道通暢:嚴重者先將舌尖拉出,進行人工呼吸或加壓給氧,必要時氣管插管.
2.驚厥處理:立即足量苯巴比妥鈉8mg/kg肌注;或副醛1ml/歲(最大量不超過5ml/次)深部肌注;或10%水合氯醛4-10ml保留灌腸;或安定每次0.l-0.3mg/kg肌肉或靜脈注射.同時針刺人中,合谷,少商,印堂等.
3.補充鈣劑:不要等血鈣測定結果,應立即用10%葡萄糖酸鈣5~10ml加10%~20%葡萄糖液10-20ml稀釋后緩慢靜注(不可皮下或肌肉注射,因可致局部壞死)并監測心率,如發生心動過緩即應減慢注入速度或停止,每日注射l-3次,連用2-3日.痙攣停止后改口服10%氯化鈣(既補鈣又酸化血)5-10ml每日3-4次,7-10日后改用乳酸鈣每日2g.氯化鈣應用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生醫源性酸中毒. (二)維生素D治療:補充鈣劑3-5日后可給維生素D劑,由小量開始,以免誘發低鈣.劑量為2500-5000IU/d,一周后可增至5000-10000IU/d.療程與佝僂病相同,然后改為預防量.必要時亦可于鈣劑治療數日后給維生素D2或D330-60萬IU肌注一次. (三)如按上法治療后發作仍不停止,應測血清鎂,如血清鎂<
0.75mmol/L,可用25%硫酸鎂每次0.1ml/kg肌注,每6小時1次.1日后改用鎂3mg/(kg·d)分3-4次口服. 四,預防 預防從圍產期開始,1歲內嬰兒為重點,持續到3歲. (一)胎兒期:妊娠期最后3個月應給母親補充維生素D劑400IU/d,適當鈣劑及戶外活動. (二)新生兒期:盡早開始戶外活動.早產,雙胎,人工喂養,冬季出生兒或不能堅持戶外活動的小兒,于生后l-2周開始口服維生素D劑500-1000IU/d或10萬-20萬IU肌注一次,可維持1-2個月. (三)嬰兒期:堅持戶外活動或口服維生素D劑400-800IU/d不可間斷. (四)幼兒期:夏季增加戶外活動,可不用維生素D劑.冬季到來時(10月中旬)北方小兒20萬-40萬IU,南方小兒10萬一20萬IU一次口服(骨化醇糖丸)或肌注.高發病區春季(l月中旬)再用一次. 一般不加鈣或加鈣不超過0.5g,以免影響食欲.有低鈣搐搦史或淀粉為主食者可適量補給鈣劑.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見過有用中藥針灸治好的抽動癥.抽動-穢語綜合征又稱多發性抽動癥.這是一種慢性精神障礙性疾病,以多發性抽動,爆發性發聲和伴隨穢語性語言為特征的抽動障礙,還伴發多種多樣的行為癥狀或精神障礙,不同程度地干擾損害兒童的認知功能和發育,影響適應社會能力.治療:中醫:根據患兒的不同體質和癥狀,多采用滋陰降火,柔肝息風等方法.西醫:主要應用氟哌啶醇,哌迷清,泰必利等藥物.有些藥物會有副作用,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自作主張,隨便用藥和停藥. 心理治療:包括行為療法,支持性心理咨詢,家庭心理治療. 可以把疾病適當地告訴孩子,讓孩子不要有自卑心理,幫孩子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016-06-22 07:07
1.幫助老師,家長理解疾病的性質和特征,消除老師,家長的反感,擔心,焦慮,以取得他們的合作與支持,減輕患兒的學習壓力和歧視.從而達到正確教育,耐心幫助的目的.
2.合理安排患兒日常作息時間和活動內容,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可參加韻律性體育活動.
3.相反習慣訓練的行為療法可減輕抽動-穢語綜合征的抽動癥狀.如對發聲抽動患兒可進行閉口,有節奏緩慢地做腹式呼吸,從而減少發聲抽動.
4.各種精神刺激,過度緊張,疲勞,打罵,訓斥,頻繁的提醒等都會誘發和暗示此癥,使抽動癥加重.因此,一定要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5.不要玩游戲機,不要看緊張,激烈的武打槍戰影視片.不要參加激烈的競技性比賽活動.減少參加各類業余學習班. 對于這樣的患兒,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當孩子出現抽動,穢語等表現時,不要直接制止,訓斥,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過來,使興奮點轉移.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抽動癥為神經系統疾病,此病比較頑固,病程長,癥狀多變且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癥狀時好時壞,目前還沒有什么特效藥,治療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從西醫角度講,控制癥狀快,但副作用大,如神情呆滯,嗜睡,發胖等不良反應,并且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等;從安全角度講,我們多建議患兒采用中藥治療,因為中醫是發揮整體作用,通過調整陰陽,增強體質,可減少復發,其療效比較顯著.臨床上無論用哪種方法治療,其療程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西藥可能需要終生服用(少部分孩子);中藥治療也要有一定的持續性,才能控制孩子的抽動癥狀.抽動癥本身是一種慢性病,對于此癥,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以免影響學習,如能及時治療,大部分患兒可在青春期得以緩解控制和消失.我們金童陽光抽動癥研究所,金童兒童門診(原首都兒科研究所),主要采用中醫治療,根據中醫理論辨證論治,從根本上調理,服用中藥--(湯劑),無副作用.一般三個月一個療程,具體服用多久需因人而異.在藥物的治療過程中還應該合理地安排好患兒的日常生活,做到生活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每日的作息時間相對比較固定,要保證患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緊張或興奮激動等.抽動癥可由于很多因素可以造成病情復發和加重,所以盡量避免這些因素的刺激,如病毒感染,感冒,驚嚇,憂傷,看驚險恐怖電影,學習和情緒緊張,心理壓力過大等,作為家長不要責備,訓斥或打罵孩子,應多鼓勵表揚少批評.
2016-06-22 07:1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抽動癥為神經系統疾病,此病比較頑固,病程長,癥狀多變且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癥狀時好時壞,目前還沒有什么特效藥,治療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從西醫角度講,控制癥狀快,但副作用大,如神情呆滯,嗜睡,發胖等不良反應,并且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等;從安全角度講,我們多建議患兒采用中藥治療,因為中醫是發揮整體作用,通過調整陰陽,增強體質,可減少復發,其療效比較顯著.臨床上無論用哪種方法治療,其療程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西藥可能需要終生服用(少部分孩子);中藥治療也要有一定的持續性,才能控制孩子的抽動癥狀.抽動癥本身是一種慢性病,對于此癥,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以免影響學習,如能及時治療,大部分患兒可在青春期得以緩解控制和消失.我們金童陽光抽動癥研究所,金童兒童門診(原首都兒科研究所),主要采用中醫治療,根據中醫理論辨證論治,從根本上調理,服用中藥--(湯劑),無副作用.一般三個月一個療程,具體服用多久需因人而異.在藥物的治療過程中還應該合理地安排好患兒的日常生活,做到生活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每日的作息時間相對比較固定,要保證患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緊張或興奮激動等.抽動癥可由于很多因素可以造成病情復發和加重,所以盡量避免這些因素的刺激,如病毒感染,感冒,驚嚇,憂傷,看驚險恐怖電影,學習和情緒緊張,心理壓力過大等,作為家長不要責備,訓斥或打罵孩子,應多鼓勵表揚少批評.
2016-06-22 07:2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首先我們可以采用預防措施 在專家治療過程中,患兒家長應積極配合專家,不可對孩子打罵;不可將注意力集中在患兒身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兒抽動的時候注視患兒,這樣會對患兒造成一種心理壓力,不利于患兒康復。合理的做法應該是:
2016-06-22 07:29
1、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不可過度勞累,要保持足夠的睡眠;
2、在家庭環境里,應避免直接用敏感語言明示患兒癥狀;
3、在患兒抽動時應給予忽視,視而不見狀;
4、給予患兒更多的鼓勵,培養孩子建立自信,緩解壓力;
5、不可讓孩子參加劇烈運動,如軍訓、長跑、競技性體育活動及重體力活動;
6、學習時間不宜過長;
7、應與學校老師溝通,避免給予患兒敏感性語言批評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療期患兒的教育工作;
8、注意治療期的飲食,不吃油膩、生冷、含鉛量高的食物,服藥期間不吃辛辣、海鮮、方便面、膨化食品,應以清淡佳肴為宜,適當補充營養;
9、季節交換期,尤其是春、秋季為感冒高發期,應注意患兒的脫、穿衣,謹防感冒,因為感冒極易引起患兒復發或癥狀復發、加重。
10、每天看電視時間不可超過半小時,且不可看過于激烈、刺激畫面,對于重癥者應避免看電視。避免使用電腦,如確有學習需要,每次使用電腦不宜超過半小時,嚴禁杜絕過度使用電腦或玩游戲。
11、在治療期間應按時復診,確保及時根據病情調整用藥,提高康復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