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兒童經常遺尿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睡眠過深、心理因素、遺傳因素、泌尿系統異常、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 1. 睡眠過深:兒童在睡眠中難以覺醒,不能及時察覺尿意。睡前過于興奮或疲勞,可能加重這種情況。 2. 心理因素: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心理狀態可能影響孩子的排尿控制。 3. 遺傳因素:部分遺尿兒童的父母或近親在兒童時期也有遺尿史。 4. 泌尿系統異常:如膀胱容量較小、尿道感染、尿路畸形等。 5.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夜間尿量增多。 總之,兒童經常遺尿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家長應帶孩子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原因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給予孩子心理支持和關愛,幫助他們克服遺尿帶來的困擾。
2024-10-13 14: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這個從中醫來看是由于氣虛造成的這個建議可以用點補中益氣丸和縮泉丸進行治療的呀,這樣通過補氣的治療,是會有效果的平時應該要注意加強營養呀
2024-10-13 14: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最好去醫院里看看咨詢一下醫生
2024-10-13 14: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遺尿是指3歲以后,白日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從睡覺中醒來自覺排尿而小便自造的一種病證。多發生在夜間,引起遺尿除少數由于尿道病變、蟯蟲病、隱性脊柱裂等外,絕大多數為大腦皮質下中樞功能失調引起。本病中醫亦稱“遺尿”,又稱“夜尿”、“尿床”。腎主閉藏,開竅于前后二陰,職司通調水道,與膀胱互為表里,若先天不足,腎與膀胱之氣俱虛,則不能制約水道,因而發生遺尿。又肺為水之上源,牌為運化與散布津液之器,脾肺氣虛,上虛不能制下,無權約束水道,可引起遺尿。肝主疏泄,肝脈環于陰器,肝經郁熱,挾濕下注,影響三焦水道正常通利,也可遺尿。1.發生在3周歲以上年齡的兒童。2.排尿次數較多,睡眠較深,不易叫醒,每夜或間歇發生尿床。輕者數夜1次,重者一夜多次。3.尿常規正常。X線檢查,部分患兒可見隱性脊柱裂,發生在腰椎或骶部。1.下無虛虧癥狀:睡中遺尿,甚者一夜數次,尿清長而頻多,熟睡不易喚醒,面眈神疲,腰腿酸軟,記憶力減退或智力較差,舌淡苔少,脈細。證候分析:腎虛虧,膀胱虛冷,不能制約水道,故遺尿,量多而清長。腎虛陽虧,故神疲面(白光)。腎主骨,腰為腎府,故出現腰腿酸痛。腎主髓海,腎虛則智力及記憶力差。2.肺脾氣虛癥狀:病后體虛,睡中遺尿,尿頻而量少,面白少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時溏,自汗盜汗,舌質淡胖,舌苔薄白,脈細軟無力。證候分析:肺脾氣虛,三焦氣化失司,膀胱失約,則小便自遺。脾虛運化失職,則納呆食少、大便時溏。病后氣血不足,則面白少華、神疲乏力。氣虛表衛不固,故易汗出。3,肝經濕熱癥狀:睡中遺尿,小便黃臭,面赤唇紅,性情急躁,夜間?齒,舌苔薄黃,脈滑。證候分析:肝經郁熱,挾濕下迫膀胱,故睡中遺尿。濕熱蘊于膀胱,煎迫下注,則小便黃臭而腥臊。肝經有熱,肝火偏亢,則性情急躁易怒。火熱上炎,齒為之動壩u夜間齡齒。熱盛于里,則唇紅舌赤。苔黃膩,脈滑,均為肝經濕熱之象。1.下元虛虧治則:補腎益氣,固攝下元。主方:桑嫖蛸散加減。加減:形寒怕冷,加附子6克(先煎)、蓯蓉10克;不易叫醒,加益智仁10克、炙麻黃3~6克;腰腿酸軟,或X線檢查有脊柱隱裂者,加杜仲10克、鹿角10克。主方分析:桑嫖蛸散是調補心腎,固精止遺的要方。方中桑嫖峭補腎固精縮尿,龍骨固澀止遺為主藥,人參大補元氣,獲神寧心安神,遠志與石菖蒲開竅蘇醒,當歸、龜版滋陰養血。處方舉例:黨參10克黃芪10克桑嫖蛸10克龍骨30克(先煎)石菖蒲10克遠志10克菟絲子10克巴戟天10克鹿角10克覆盆子10克2.肺脾氣虛治則:健脾益氣,升陽固澀。主方:補中益氣湯加減。加減:困睡不醒,加石菖蒲10克、遠志10克;大便溏薄,加煨葛根10克、炮姜炭10克;盜汗自汗,加龍骨30克(先煎)、浮小麥30克。主方分析:補中益氣楊為補氣升陽的要方。方中黃芪補益中氣,升陽固表為主藥,人參大補元氣,甘草調和脾胃,白術燥濕健脾,陳皮行氣醒脾,當歸養血調營,升麻與柴胡升舉清陽。處方舉例:黃芪10克黨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升麻6克當歸10克益智仁10克五味子6克金櫻子10克白蓮須10克3.肝經濕熱治則:清肝瀉熱,化濕止遺。主方:龍膽瀉肝湯加減。加減:小便黃臭,加知母10克、黃柏10克;夜臥不寧,加龍齒15克(先煎)、鉤藤10克(后下);呼之不醒,加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主方分析:龍膽瀉肝湯是一張清瀉肝經濕熱的常用方。方中龍膽草清瀉肝膽之火,為本方主藥,黃岑、山梔清熱瀉火,柴胡、當歸、生地疏肝清熱、養血活血,木通、車前子、澤瀉清化濕熱,甘草調和諸藥。處方舉例:龍膽草10克山桅10克柴胡6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木通6克澤瀉10克黃柏10克石菖蒲10克甘草6克診斷小兒遺尿要辨明證候的屬性,多數為肺、脾、腎虛虧所致,尤其要抓住腎虛這一關鍵。在治療方面,運用各種補氣、培腎、健脾的中藥,可達到延長排尿時間,對小便滯留的忍耐力可增強,但還不易使患兒夜間蘇醒,故必須重點加強“開竅”以醒腦,可選用石菖蒲、遠志、麻黃、郁金等藥物,如果同時配合運用針刺療法(電針),則可使患兒更易蘇醒而自覺排尿。1.縮泉九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適用肺脾氣虛。2.五子衍宗丸每日2次,每次9克吞服。適用于下元虛虧。3.金匱腎氣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適用于下元虛虧。1.桑嫖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適量,溫水調服,每日2~3次。適用于下元虛虧。2.黃芪、太子參、益智仁、覆盆子、石菖蒲各10克,水煎服。適用于肺脾氣虛。1.針灸針刺百會、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夜尿點(在小指掌面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處),隔日1次,8~10次為一療程。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可用電針儀作電刺激。2.耳部壓穴用王不留行子等,膠布固定。取穴為腎、膀胱、尿道、皮質下、交感、腎上腺、神門等。1.積極預防和治療泌尿道感染、蟯蟲病等。2.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每夜按時喚醒排尿,逐漸養成自控排尿習慣。3.臨睡前不進流質飲食,湯藥在睡前2小時服用。睡前令患兒排空小便。
2024-10-13 1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