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嬰兒肌張力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腦部損傷、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感染、遺傳因素、代謝紊亂等。 1.腦部損傷:出生時缺氧缺血、腦部出血或腦損傷等,影響大腦對肌肉的控制,導致肌張力偏高。 2.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嬰兒神經系統尚在發育階段,可能出現短暫的肌張力偏高,隨著發育可能逐漸改善。 3.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影響神經系統,引發肌張力異常。 4.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疾病可能導致肌肉或神經系統的異常,從而出現肌張力偏高。 5.代謝紊亂:如低血糖、低血鈣等代謝問題,會影響肌肉功能,造成肌張力改變。 總之,嬰兒肌張力偏高需要引起重視,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通過專業的檢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4-10-13 13: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懷疑腦癱,建議去做個腦電圖和頭部ct.治療用腦神經營養藥如腦活素,神經節苷等,針灸,功能鍛煉康復等.腦癱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時,嬰兒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癥,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驚厥發作,行為異常,感覺障礙及其他異常.治療腦癱的原則(1)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嬰幼兒運動系統處于發育階段,早期發現運動異常,早期加以糾正,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2)促進正常運動發育,抑制異常運動和姿勢按小兒運動發育規律,進行功能訓練,循序漸進促使小兒產生正確運動.(3)綜合治療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對患兒進行全面,多樣化的綜合治療.4)家庭訓練和醫生指導相結合腦癱的康復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住院治療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治療需要在家庭里完成,家長和醫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訓練計劃,評估訓練效果,在醫生指導下糾正不合理的訓練方法.
2024-10-13 13: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在正常情況下,出生不久的嬰兒,肌張力多偏高,身體或四肢較硬,隨著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發育,肌張力就應該下降,恢復正常。如果出生1月后嬰兒肌肉仍然發硬,特別是受到刺激和哭鬧時發硬明顯,就要引起注意了。如小兒腦癱,但腦癱除了肌張力異常增高外,往往還有異常動作或姿勢,比如上肢固定于屈曲狀態或下肢固定于伸直狀態、身體痙攣性扭轉、上肢后旋等等。此外,腦癱是大腦病變所引起的,除了肌肉、關節方面的表現外,還可伴有智力發育障礙,如表情呆滯、反應遲鈍、自主動作少、易驚、易吐、嗜睡,甚至不會吃奶或吮吸無力。寶寶是否會有后遺癥,要看寶寶的恢復情況,具體情況建議您咨詢寶寶的主診醫生,醫生會根據您寶寶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治療建議。
2024-10-13 13: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寶寶肌張力偏高首先要排除的是腦部損傷或發育不良,應盡早做神經系統評估,以明確診斷.因腦損害發現時間越早,治療越及時治療效果才比較滿意,如錯過了時機會比較被動.除了做嬰兒操,按摩,游泳等,還要結合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部分做了當前的可以緩解,但目前要全面了解他的狀況,以便盡早治療.
2024-10-13 13:1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肌張力是否過高,是沒有客觀儀器可以測量的,完全憑借醫生的手感和經驗,有時寶寶不配合就可能會錯判為肌張力高的表現,比如檢查的時候,寶寶不愿意,腿繃得直直的……另外,小孩站的時候,初初都是腳尖著地,但一般小孩會慢慢將腳放平;但肌張力高的小孩一直會那樣踮著,就算你用手往下按也不一定能將他的腳放平。肌張力高的小孩,肌肉比一般小孩緊,活動比較疆硬。換尿布時一般的小孩兩腿應該可以張開到120度,肌張力高的小孩則張不開。四個多月的小孩讓他站在大人肚皮上時會跳躍,但肌張力高的小孩只會直直地站著,且用腳趾使勁的陷進大人肉里;肌張力高的寶寶洗澡時,接近澡盆的那一刻,雙拳緊握,全身繃得僵直。肌張力高的小孩更易激惹,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穿衣時難以將其手臂插入袖內,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剛角及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肌張力高的患兒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因為肌張力高會與腦神經發育不全有關系。三個月到六個月為早期干預,對小兒恢復健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理療+按摩會有改善平時多訓練寶寶
2024-10-13 2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