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克服緊張情緒可從心理調節、身體放松、社交訓練、環境適應、生活習慣改善等方面著手。 1.心理調節:學會正視自己的緊張,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如告訴自己“我可以應對”。也可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讓內心平靜。 2.身體放松: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散步、瑜伽、慢跑等,能釋放身體內的壓力荷爾蒙。還可通過按摩、泡熱水澡來放松肌肉。 3.社交訓練:多參加社交活動,從小規模、熟悉的場合開始,逐漸增加社交經驗,提升自信。 4.環境適應:提前了解可能引起緊張的環境,做好充分準備。嘗試在不同環境中鍛煉自己的適應能力。 5.生活習慣改善: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飲食,避免攝入過多咖啡因和糖分。規律的作息有助于穩定情緒。 總之,克服緊張情緒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并持之以恒地進行實踐和調整。只要有決心和耐心,就能逐漸掌控自己的情緒,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2024-10-21 13: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永遠不要控制自己的緊張。一種緊張當你越想控制時,它就越會變成一種妖魔,反而更加厲害。當你特別緊張時,不妨面帶微笑。為此,請你放松你的下巴,抬起你的臉頰,張開你的嘴唇,向上翹起你的嘴角,用輕松歡快的節奏對你自己說:“憶些趣事”,它將使你意識到臉、心和腦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的價值就是使你心中和腦中的快樂反映在臉上,呈現出你所預想的愉快表情:放松、清醒、警惕,看起來既舒服,又給人以有能力的感覺,仿佛你已真正放松和滿足。
2024-10-21 13: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緊張的原因是:你不想失去你覺得重要的東西.我花了3年才總結出來的,不是什么暗示阿,自信啊的原因解決辦法:別在乎是不是失去你覺得重要的那個東西心理學家認為,緊張是一種有效的反應方式,是應付外界刺激和困難的一種準備.有了這種準備,便可產生應付瞬息萬變的力量.因此緊張并不全是壞事.然而,持續的緊張狀態,則能嚴重擾亂機體內部的平衡,并導致疾病.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自我消除緊張狀態.(1)松弛訓練: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余,可以從事各種娛樂活動,調節自己的生活,松弛緊張狀態.如果在工作,學習中遇到難題或必須完成的緊急任務,首先應該穩住自己的情緒,不必緊張,也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亂了方寸.進而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并對困難作冷靜的分析,制訂出必要的應付方案.此時,還可做些松弛性的自我暗示:“事情再難,再急,也必須一步步去做,焦急緊張是無濟于事的,一定能闖過難關,完成任務!”這樣緊張會被驅散;而排解難題或完成任務時,成功又會成為良性刺激,使人的心理得以進一步松弛.生活中萬一遭到不幸或遇有突然的變故,往往會迅速進入強烈的緊張狀態.這時松弛的妙方是保持鎮靜.其實,為了對付緊張情緒,人類也不斷創造出各種行之有效的松弛技術,如西方的靜默祈禱法,東方的印度瑜伽術,日本坐禪術和我國的氣功,太極拳,以及現代的生物反饋訓練技術等.(2)適當安排計劃:若所擬的工作計劃不符合實際,便會受到挫折而引起情緒緊張.有的心理學家建議,在預訂工作進度表中,可安排一小段“真空時間”.在這段時間,完全“真空”不預先安排任何事情.每次到這段時間時,可利用它來完成先前未能做完的事情,或是著手下一步工作.這樣既有助于完成計劃又能感覺到自己能支配自己的工作,內心較為輕松.(3)真誠相處:在與別人交往中,應真誠坦蕩,與人為善.虛偽不僅使人厭倦,而且自己也會因此而有不安全感,如不自覺地猜想別人會不會得知真象,猜想別人是否在背后議論自己,并為此惶惶不安,導致關系緊張.(4)升華法:緊張的情緒也可予以升華,轉用于學習或工作中.當情緒突然緊張起來時,往往精力特別集中,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隨著任務的順利完成,內在的緊張也得以漸漸消失.
2024-10-21 17: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克服緊張情緒可從心理調節、身體放松、社交訓練、環境適應、生活習慣改善等方面著手。 1.心理調節:學會正視自己的緊張,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如告訴自己“我可以應對”。也可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讓內心平靜。 2.身體放松: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散步、瑜伽、慢跑等,能釋放身體內的壓力荷爾蒙。還可通過按摩、泡熱水澡來放松肌肉。 3.社交訓練:多參加社交活動,從小規模、熟悉的場合開始,逐漸增加社交經驗,提升自信。 4.環境適應:提前了解可能引起緊張的環境,做好充分準備。嘗試在不同環境中鍛煉自己的適應能力。 5.生活習慣改善: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飲食,避免攝入過多咖啡因和糖分。規律的作息有助于穩定情緒。 總之,克服緊張情緒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并持之以恒地進行實踐和調整。只要有決心和耐心,就能逐漸掌控自己的情緒,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2024-10-22 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