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厭食癥的表現多樣,包括心理、生理和行為等方面,如對食物的興趣缺乏、體重明顯下降、身體機能改變、情緒異常和社交退縮等。 1. 對食物的興趣缺乏:患者對進食感到厭惡,對食物的味道、氣味或外觀產生反感。 2. 體重明顯下降:體重低于正常標準,身體消瘦,皮下脂肪減少。 3. 身體機能改變:出現營養不良、貧血、低血壓、心率減慢、月經失調等癥狀。 4. 情緒異常:常有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 5. 社交退縮:回避與他人一起進餐的場合,減少社交活動。 6. 強迫行為:過度關注體重和體型,頻繁測量體重,過度運動。 總之,厭食癥的表現復雜且多樣,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上述癥狀,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過心理治療、營養支持等綜合手段進行干預和治療。
2024-10-21 13: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輔食的添加慢慢來,有的孩子就是接受得比較慢。我朋友得孩子一歲四個月,也是不吃輔食,每天就一口飯或幾根面條,但是長得還是正常。只要孩子能吃奶能睡,精神好就別太急,多試幾種輔食,粥、湯、餅干、面條等都做得爛爛的,每次一口兩口都行。大一點自然好了。
2024-10-21 13: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患者有意節食,嚴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質入量,增加每日的活動量,因此出現極度消瘦,嚴重營養不良的軀體狀態,相反病人對此感到欣慰或安穩。該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如錯誤的健康觀念、精神心理因素等
2024-10-21 13: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飲食使食欲下降;飯前吃糖果等零食以及進餐不定時,生活不規律也影響食欲;此外,氣候過熱,濕度過高都可以影響神經調節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 2、常與社會因素有關,多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由于擔心發胖,認為胖就是不健康、不美,瘦就有精神、有魅力,所以對身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期望,使她們非常注意飲食和體重,唯恐進食就會發胖,所以少吃或不吃食物,或者吃進后再設法吐出來。多見于那些謹小慎微,自我控制能力強的成功女性。 4、與體內激素分泌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質類固醇激素升高等。 5、此類患者多性格內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緒不穩定、無端的挑剔和喜好。
2024-10-22 02:4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厭食癥的表現多樣,包括心理、生理和行為等方面,如對食物的興趣缺乏、體重明顯下降、身體機能改變、情緒異常和社交退縮等。 1. 對食物的興趣缺乏:患者對進食感到厭惡,對食物的味道、氣味或外觀產生反感。 2. 體重明顯下降:體重低于正常標準,身體消瘦,皮下脂肪減少。 3. 身體機能改變:出現營養不良、貧血、低血壓、心率減慢、月經失調等癥狀。 4. 情緒異常:常有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 5. 社交退縮:回避與他人一起進餐的場合,減少社交活動。 6. 強迫行為:過度關注體重和體型,頻繁測量體重,過度運動。 總之,厭食癥的表現復雜且多樣,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上述癥狀,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過心理治療、營養支持等綜合手段進行干預和治療。
2024-10-22 0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