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風治療藥物主要有痛風急性發作期用藥(非甾體類抗炎、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抑制尿酸生成的藥(別嘌醇、非布司他等)、促進尿酸排泄的藥(苯溴馬隆、丙磺舒、苯磺唑酮等)、促進尿酸分解藥(拉布立酶、普瑞凱希、培戈洛酶)、堿化尿液藥(碳酸氬鈉、枸櫞酸鹽制劑)。
1、急性痛風發作期
藥物可選用NSAIDS(非甾體類抗炎藥)、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通常一般先選用NSAIDS,若對NSAIDS有禁忌選用秋水仙堿,不能使用NSAIDS或秋水仙堿或多關節受累時可短期用糖皮質激素。
輕、中度疼痛,累及1個或幾個小關節、1或2個大關節,可選用單藥治療。嚴重疼痛、大于等于4個關節受累、1-2個大關節受累,可聯合用藥。如:NSAIDS+秋水仙堿、口服糖皮質激素+秋水仙堿、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NSAIDS或秋水仙堿或口服糖皮質激素。全身用糖皮質激素與NSAIDS聯合不良反應較大,不推薦這樣用。
用法用量:聯用的兩個藥物可均為全量;或根據情況,一個藥物全量,另一藥物用預防量。具體用量需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肝腎功能情況,及正在使用的其他藥物等考慮。
2、間歇性和慢性期痛風
根據血尿酸水平和尿酸排泄情況,高尿酸血癥分為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生成過多型、混合型。90%的原發性痛風屬于尿酸排泄不良型,藥物可選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藥、促進尿酸排泄的藥、促進尿酸分解藥、堿化尿液藥等。
堿化尿液藥碳酸氫鈉口服起始0.5-1.0g/次,3次/d,與其他藥物相隔1-2h服用;枸櫞酸氫鉀鈉起始2.5-5.0g/d,需監測尿pH值以調整劑量,急性腎損傷或慢性腎衰竭(G4-5期)、嚴重酸堿平衡失調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尿pH值維持在6.2-6.9。
若抑制尿酸生成的藥和促進尿酸排泄的藥單藥治療不能使血尿酸控制達標,可聯合治療。
同時其他排尿酸藥也可作為合理補充(在適應證下使用),如氯沙坦、非諾貝特等。若兩類藥聯合血尿酸水平仍不達標,可加用促進尿酸分解藥。所有降尿酸藥物均需從低劑量開始,再逐漸增加劑量,直至血尿酸降至目標范圍。具體用量也要參考患者耐受情況、血尿酸水平和肝腎功能情況。
(責任編輯:沈麗娜 )
合理的藥物治療可使痛風患者免于病殘,使已形成的痛風石發生溶解,盡快終止急性發作和預防急性關節炎復發,治療尿酸鹽在關節、腎等組織中沉積,預……詳細>>
痛風是內分泌代謝科常見病之一,主要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導致的以高尿酸血癥為共同特點的一類疾病,臨床上表現為特征性關節炎、……詳細>>
特應性皮炎又稱異位性皮炎、特應性濕疹、Besnier體質性癢疹或遺傳過敏性濕疹。特應性皮炎的發病與遺傳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患者存在 Th……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