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病因有哪些?患者注意事項有哪些?
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時肘關節外側前臂伸肌起點處肌腱發炎疼痛。疼痛的產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復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傷造成的。患者會在用力抓握或提舉物體時感到患部疼痛。網球肘是過勞性綜合征的典型例子。網球、羽毛球運動員較常見,家庭主婦、磚瓦工、木工等長期反復用力做肘部活動者,也易患此病。
病因
職業因素(30%):
在前臂過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動牽拉伸肌(握拳、屈腕)和主動收縮伸肌(伸腕) 將對肱骨外上髁處的伸肌總腱起點產生較大張力,如長期反復這種動作即可引起該處的慢性損傷。因此,凡需反復用力活動腕部的職業和生活動作均可導致這種損傷,如網球、羽毛球、乒乓球運動員,鉗工、廚師和家庭婦女等。
年齡因素(15%)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產生的老化,少數情況下,平時不作文體活動的中、老年文職人員,因肌肉軟弱無力,即使是短期提重物也可發生肱骨外上髁炎,如出差提較重行李箱、協助搬運大量圖書、家具等。
病理機制:
肱骨外上髁炎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慢性損傷性炎癥。雖然炎癥較局限,但其炎癥的范圍每個病人卻不盡相同:有的僅在肱骨外髁尖部,是以筋膜、骨膜炎為主;有的在肱骨外上髁與橈骨頭之間,是以肌筋膜炎或肱橈關節滑膜炎為主。此外,尚發現伸肌總腱深處有一細小血管神經束,穿過肌腱和筋膜時被卡壓,周圍有炎癥細胞浸潤及瘢痕組織形成,成為產生癥狀的病理基礎。
1、在前臂過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動牽拉伸肌(握拳、屈腕)和主動收縮伸肌(伸腕) 將對肱骨外上髁處的伸肌總腱起點產生較大張力,如長期反復這種動作即可引起該處的慢性損傷。因此,凡需反復用力活動腕部的職業和生活動作均可導致這種損傷,如網球、羽毛球、乒乓球運動員,鉗工、廚師和家庭婦女等。少數情況下,平時不作文體活動的中、老年文職人員,因肌肉軟弱無力,即使是短期提重物也可發生肱骨外上髁炎,如出差提較重行李箱、協助搬運大量圖書、家具等。
2、肱骨外上髁炎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慢性損傷性炎癥。雖然炎癥較局限,但其炎癥的范圍每個病人卻不盡相同:有的僅在肱骨外髁尖部,是以筋膜、骨膜炎為主;有的在肱骨外上髁與橈骨頭之間,是以肌筋膜炎或肱橈關節滑膜炎為主。此外,尚發現伸肌總腱深處有一細小血管神經束,穿過肌腱和筋膜時被卡壓,周圍有炎癥細胞浸潤及瘢痕組織形成,成為產生癥狀的病理基礎等。
臨床表現
本病多數發病緩慢,網球肘的癥狀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肘關節外側酸痛,患者自覺肘關節外上方活動痛,疼痛有時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覺酸脹不適,不愿活動。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鍬、提壺、擰毛巾、打毛衣等運動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處有局限性壓痛點,有時壓痛可向下放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輕度壓痛及活動痛。局部無紅腫,肘關節伸屈不受影響,但前臂旋轉活動時可疼痛。嚴重者伸指、伸腕或執筷動作時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數患者在陰雨天時自覺疼痛加重。
診斷
網球肘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及查體,主要表現為肘關節外側的疼痛和壓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緊張,肘關節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關節僵硬或活動受限。做下列活動時疼痛加重:握手、旋轉門把手、手掌朝下拾東西、網球反手擊球、打高爾夫球揮桿、按壓肘關節外側。
治療
1、限制腕關節的活動,尤其是限制用力握拳伸腕動作是治療和預防復發的基本原則。
2、壓痛點注射醋酸潑尼松龍1ml和2%利多卡因1-2ml的混合液,只要注射準確,均能取得極佳的近期效果。療效是否鞏固,與能否適當限制腕關節活動關系很大。
3、對不能間斷訓練的運動員,應適當減少運動量,并避免反手擊球,同時在橈骨頭下方伸肌上捆扎彈性保護傘,以減少腱起點處的牽張應力。
4、非手術治療對絕大多數患者有效,故少有需手術治療者。偶爾對早期治療不當,病程長、癥狀頑固者,施行伸肌總腱起點剝離松解術或卡壓神經血管束切除結扎術。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