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護理要注意6點 功能鍛煉應分期進行
我們知道,骨折或關節損傷后,肢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暫時喪失了功能。隨著損傷的痊愈。肢體的使用功能日漸恢復。但功能的恢復必須通過患者的自主鍛煉才能獲得,任何治療都無法代替。此外,通過功能鍛煉,也有利于損傷后所出現的一系列病理反應的消退。
功能鍛煉應分期進行
1、骨折早期:傷后1~2周內,患肢局部腫脹、疼痛、且容易再發生移位,此期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做舒縮活動。例如前臂骨折時,可做輕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動,上臂僅做肌肉舒縮活動,而腕、肘關節不活動。股骨骨折可作股四頭肌舒縮活動等。原則上,骨折部上、下關節暫不活動 ,而身體其他各部關節均應進行功能鍛煉。此期鍛煉的目的,在于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有利于消腫,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
2、骨折中期:兩周以后患肢腫脹消退,局部疼痛逐漸消失,骨折端已纖維連接,并正在逐漸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趨穩定。除繼續進行患肢肌肉的舒縮活動外,并在健肢或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逐步活動上、下關節,動作應緩慢,活動范圍應由小到大,接近臨床愈合時應增加活動次數,加大運動幅度和力量。例如股骨骨折,在小夾板固定及持續牽引的情況下,可進行撐臂、抬臀、伸屈髖、膝等活動。
3、骨折后期:骨折臨床愈合后,功能鍛煉的主要形成是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鍛煉,使各關節能迅速恢復正?;顒臃秶?。
骨折的護理要注意6點
1、心理護理
意外的創傷不僅使患者承受肉體上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更難以接受。特別是年輕患者,往往表現為焦慮、恐懼、沉默不語,對疾病愈后生活不能自理、擔心給親人造成麻煩或經濟困難等,所以醫護人員要與患者談心,關心患者思想情緒,采用安慰性的語言,使患者處于良好的心境中,與醫護人員建立良好護患關系,以消除其恐懼感,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預防休克
骨盆骨折或合并其他臟器損傷時,必需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情況、表情、皮膚黏膜等。如感到口渴、煩躁不安、皮膚蒼白、四肢濕冷等,應加快輸液、輸血,給予保暖,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
3、飲食護理
早期應給予低脂、高維生素、高鐵、含水分多、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后期給予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高鎂的飲食,以利于骨折修復和機體消耗的補充。食欲不佳者,可少量多餐,以滿足機體的需要。
4、康復護理
功能鍛煉應根據患者的總體情況由被動運動過渡到主動運動,范圍可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單關節到多關節,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難、循序漸進、逐步適應。骨牽引患者也應盡早開始局部按摩。功能鍛煉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愈合、促進功能康復的重要措施。正確的功能鍛煉可矯正復位后的殘余畸形,所以醫護人員應耐心向患者講解其重要性,以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作用,建立治療信心,在醫護人員的正確指導和幫助下進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鍛煉,早日康復。
5、牽引外固定的護理
骨盆托帶懸吊牽引者,吊帶要保持平衡,以防壓瘡。吊帶要離床面約5cm,并要保證吊帶寬度、長度適宜。使用便器時,不要解掉吊帶,可用便器放于托帶與臀部中間,大小便污染時要及時換。下肢牽引者,一般是雙下肢同時牽引,要置雙下肢外展位,不能僅牽患者一側,使骨盆傾斜,容易造成下肢內收畸形,影響走路的功能。
6、皮膚護理
向患者講解皮膚護理的重要性,防止受壓部位發生褥瘡。應建立皮膚翻身卡,每2h用50%紅花酒精按摩皮膚受壓處及骨隆突處,或用棉球、氣圈墊骨隆突處。保持床單位的清潔平整、無渣屑,大小便后要用溫水擦洗。教會患者及家屬增強預防知識。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