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頸椎病病因多樣 哪些是致病因素
為什么青少年會患上頸椎病呢?頸椎病有哪些表現呢?據調查發現,有很多頸椎病患者是青少年,對此,很多人都感到費解。那么到底,為什么青少年會患上頸椎病呢?頸椎病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就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趕緊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在骨科門診,青少年頸椎病呈高發趨勢。頸椎病是頸椎退行性病變壓迫脊髓、神經、血管等,引起頭、頸、四肢和內臟器官發生一系列癥狀的綜合征。青少年學生及許多從事會計、司機、電腦等職業的年輕人,麻將癡迷者長時間伏案學習或在電腦前工作,活動減少,引起頸部肌肉疲勞、勞損,出現局部血液循環不好、頭暈、頭痛等頸椎病的癥狀。同時,夏天長久呆在有空調的房間以及睡姿不正確等都可引起頸部神經血管的痙攣、肌肉的不適等。拍片后,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弓,頸椎過早的退變,“十幾歲的人,四十幾歲的頸椎”臨床上并不鮮見。當然,有的人拍片并沒有明顯改變,屬于頸部軟組織損傷,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頸椎病,但是,如果不注意體育鍛煉,不注意糾正不良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可以轉化并提前進入頸椎病患者的行列。
為什么青少年會患上頸椎病呢?
由于現在的青少年由于學習緊張,長期伏案讀書、寫字,容易導致頸肩肌疲勞;頸椎病的原因就是因為伏案時姿勢欠妥及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都會導致椎間隙炎癥水腫,嚴重的還可造成頸椎間盤膨出;因頸椎病而引發腦供血不足、胃腸疾病等多種頸源性疾病的青少年也越來越多;還有一些青少年由于沉迷于電腦游戲以及高枕、軟床等,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從而增加了頸椎疾病的發生風險,所以,這些都是頸椎病的原因。
頸椎病有哪些表現呢?
一是頸部癥狀輕,頸部以外癥狀重,患者往往想不到自己有頸椎病;二是病變范圍廣,常可涉及四肢、頭部、軀干、內臟:三是脊髓性頸椎病預后較差,若不及時治療,可致終身殘疾。在我們小小的頸椎中同時存在了骨髓、神經、椎動脈和交感神經,無論哪一個受到壓迫都要出大問題。
頸椎病常見病因
1、頸椎的退行性變
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因素,并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
(1)椎間盤變性當椎間盤開始出現變性后,由于形態的改變而失去正常的功能,進而影響或破壞了頸椎運動節段生物力學平衡產生各相關結構的一系列變化。因此,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為頸椎病發生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這一過程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病至關重要,也是其從頸椎間盤癥進入到骨源性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學基礎。事實上,在頸椎病的早期階段,由于椎間盤的變性,不僅使失水與硬化的髓核逐漸向椎節的后方或前方位移,最后突向韌帶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壓力增高的同時引起韌帶連同骨膜與椎體周邊皮質骨間的分離,而且椎間盤變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體間關節的松動和異常活動,從而更加使韌帶與骨膜的撕裂加劇以至加速了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形成。
椎間隙后方韌帶下分離后所形成的間隙,因多同時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與出血而形成韌帶-椎間盤間隙血腫。
(3)椎體邊緣骨刺形成隨著韌帶下間隙的血腫形成,成纖維細胞即開始活躍,并逐漸長入血腫內,漸而以肉芽組織取代血腫。隨著血腫的機化、骨化和鈣鹽沉積,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體前緣的骨贅。
(4)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變頸椎的退變并不局限于椎間盤以及相鄰近的椎體邊緣和鉤椎關節,尚應包括:①小關節多在椎間盤變性后造成椎體間關節失穩和異常活動后出現變性。②黃韌帶多在前兩者退變基礎上開始退變。其早期表現為韌帶松弛,漸而增生、肥厚,并向椎管內突入。后期則可能出現鈣化或骨化。③前縱韌帶與后縱韌帶其退行性變主要表現為韌帶本身的纖維增生與硬化,后期則形成鈣化或骨化,并與病變椎節相一致。
(5)椎管矢狀徑及容積減小由于前述之諸多原因,首先引起椎管內容積縮小,其中以髓核后突、后縱韌帶及黃韌帶內陷、鉤椎關節和小關節松動及增生為主,這些后天繼發性因素在引起椎管內容積縮小的同時,也使椎管矢狀徑減少,從而構成脊髓及脊神經根受刺激或受壓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時如再有其他局限性致病因素。例如,髓核脫出、椎節的外傷性位移、骨刺形成及其他占位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神經受累癥狀。
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選擇以及預后判定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有些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并不發病,其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寬,椎管內有較大的代償間隙。而有些患者頸椎退變并不十分嚴重,但癥狀出現早而且比較嚴重。
3、慢性勞損
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于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對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等都有著直接關系,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1)不良的睡眠體位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于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
(2)不當的工作姿勢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于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
4、頸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對正常人頸椎進行健康檢查或作對比研究性攝片時,常發現頸椎段可有各種異常所見,其中骨骼明顯畸形約占5%。但與頸椎病患者對比,后者頸椎的畸形數約為正常人的一倍。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一歲小孩缺鈣,用伊可新效果好不好?
2024-10-24腰膝酸痛伴腰椎間盤突出,舒筋健腰丸有
2024-10-24購買北京岐黃制藥的強骨膠囊應注意什么
2024-10-24慢性腰背痛治療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左踝撕脫性骨折拆石膏后用力踩地疼的原
2024-10-24舒筋活血片和腰疼寧膠囊一起吃,睡前半
2024-10-24手腕錯位多年未恢復且腫脹,影響大嗎?
2024-10-24維生素 C 和布洛芬能否同時服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