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與關節結核的癥狀有哪些
骨與關節結核在兒童與青少年發病率最高,但成人也可發生。發生在脊柱的約占50%,負重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也較多,上肢如肩,肘和腕關節較少。發病緩慢,可有下午低熱,患處疼痛、壓痛、叩痛及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限。稍晚期形成不紅、不熱膿腫,稱為寒性膿腫;破潰以后,形成竇道,繼發混合感染可出現關節強直。病變活動期血沉增快,白細胞分類中,淋巴球增高;膿液中可能找到結核桿菌,病理檢查有助于確診。X射線檢查可見骨質疏松及骨質破壞,椎間隙或關節間隙狹窄及膿腫陰影。治療的關鍵是早期診治,包括休息及局部制動,增加營養及應用抗結核藥物,膿腫穿刺排膿并注入抗結核藥物;必要時行病灶清除術、關節切除術、關節固定術及脊椎融合術。那么,骨與關節結核的癥狀有哪些?
骨與關節結核的癥狀:低熱、高熱、骨質破壞、關節畸形、關節攣縮、關節疼痛、肌肉萎縮、脊髓受壓、截癱消瘦。
本病的癥狀表現主要包括全身癥狀和局部癥狀:
1。全身癥狀:輕重不一,一般為慢性發病過程,多為低熱,消瘦等癥狀,如合并感染,可有高熱,傷口流膿等,紅血球沉降率多增速。
2。局部癥狀:發展緩慢,早期多為偶然的關節疼痛,逐漸加重并轉為經常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有壓痛,疼痛可放散至其它部位,如髖關節結核疼痛常放散至膝關節,因活動時疼痛而有肌痙攣,致使關節的自動和被動活動受限,持久性肌痙攣可引起關節攣縮或變形,患肢因廢用而肌肉萎縮,在晚期因骨質破壞,或骨骺生長影響,形成關節畸形,病理脫臼或肢體短縮等,在脊椎結核因骨質破壞椎體塌陷及膿腫,肉芽組織形成,可使脊髓受壓而發生截癱,脊椎結核和其它關節結核常有寒性膿腫,如穿破可合并感染使癥狀加重,形成竇道傷口長期不愈。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