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自我防治有七法 五小動作降服肩周炎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雙腿,手掌放在頭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頭緊緊壓住手掌中心(哪邊痛就壓哪邊的手掌),每次20分鐘。開始幾天,手臂不能彎度過大,手掌也很難伸到位,可先采用側睡頭壓手掌的辦法。
1、兩手抱頭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 兩手緊抱繞后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周而復始。
2、單手壓肩法:
以右肩為例。兩足似弓步,右腳在前,離桌尺余;左腳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體向下向后擺動。
3、擴胸分肩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放于胸前,兩肘與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擴開胸懷,分開雙肩、吸氣;回復時呼氣。
4、頭壓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雙腿,手掌放在頭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頭緊緊壓住手掌中心(哪邊痛就壓哪邊的手掌),每次20分鐘。開始幾天,手臂不能彎度過大,手掌也很難伸到位,可先采用側睡頭壓手掌的辦法。
5、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從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復捏拿5一10遍,換手。
6、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貼于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產生溫熱感,換手。
7、按揉穴位法: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鐘,換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鐘,換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鐘再換手。
5個小動作防治肩周炎
伏案工作的人容易患上肩周炎,肩膀時常酸痛難忍。其實在家里做些“小動作”,就可以防治肩周炎。
拍打肩膀: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左手掌拍打后背;然后用左手掌以同法拍打右肩,右手掌拍打后背,速度由慢到快,每天堅持100下左右。
聳肩動作:先頭偏向左,右肩稍用力做聳肩動作,然后再向右,左右交替進行,每日共做50次。聳肩鍛煉是自療肩周炎的重點方法,能收到緩解肩痛的良效。
掄圓甩臂:先將左臂高舉過頭頂,按順時針方向掄圓,臂部要伸直,帶動腰部顫動,然后換右臂,每日共做40下。
壓手運動:仰臥在床上,兩腿伸直,手掌伸到頭下,掌心向上,用頭緊緊壓手心,哪邊肩痛就壓哪邊手掌,每次至少壓20分鐘,可于每晚睡覺前、早上起床前做。
螳螂上樹:站在墻根,低下身,雙手扶墻,由低向高摸,一直摸到最高點不能再向上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復練習,每日40次。
針對“肩周炎” 預防很關鍵
“肩周炎”在生活中很常見,一般認為是受涼引起,又稱“漏肩風”、“老膀風”;由于后期肩關節僵硬,活動明顯受限,又稱“肩凝癥”、“凍結肩”;又因多見于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所以俗稱“五十肩”。而從臨床顯示看,50歲以下及六七十歲的老人中也不少見。其實,關于所謂的“肩周炎”,其正確的說法應稱為“肩關節周圍炎”。
常見病因
導致“肩周炎”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外傷:特別是骨折固定后使肩膀長期在一個位置不動;
2、受涼:風、寒、濕邪的侵襲;
3、慢性勞損;
4、坐位工作者:肩關節長期在肩部以下及前方活動,缺乏上方及后方協調運動;
5、50歲左右,內分泌紊亂也是可能的原因。
臨床表現
肩周炎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5個方面:
1、疼痛:起初疼痛輕、范圍小,之后可發展為大范圍的疼痛。晝輕夜重,患者常常因翻身而夜晚痛醒。
2、活動受限:肩膀活動度減小,很多動作受到影響,如梳頭、撓背、洗臉、穿衣,甚至端碗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3、怕冷:病人肩膀怕冷,空調或風扇吹到就會感到肩膀又涼又痛,很不舒服。
4、壓痛:在肩關節周圍多數有明顯壓痛。
5、萎縮:肩膀長期疼痛,活動減少,晚期可肌肉廢用性萎縮。
日常預防
肩周炎雖很常見多發,但一直沒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過去傳統的治療方法無非兩類:
第一,藥物、理療、按摩、鍛煉等保守療法,效果差,對于嚴重患者幾乎無效;
第二,封閉,就是注射激素,副作用很多,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且該療法需要精確的定點定位,操作要求很高。
目前除了上述兩種傳統的療法,臨床上還會采取注射中藥、微型針、小針刀等。
同時,專家提醒大家,從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肩周炎”。首先,保暖避寒,避免受寒受風及久居潮濕之地;其次,勿過勞,避免長久提重物,還要防止外傷;在飲食方面,老年人要加強營養,如吃牛奶、雞蛋、豆制品、骨頭湯、黑木耳等;如出現癥狀,早期正規診治很重要;最后要加強肩關節的后方及上方活動。
另外,專家根據自己多年臨床經驗,針對“肩周炎”自創了一套行之有效、簡便易行的功能鍛煉方法,稱之為“蝎子爬墻操”。該鍛煉方法共分為四式:首式為面對墻壁站立,患肢貼墻,盡力向上,抬至肩痛不能再抬處為止,然后以健手扶之,再向上抬稍許,以痛能忍受為度,在此處做一標記;次式為側面站立;三式為背對墻壁站立;四式為手摸對側肩部且盡量向后,皆重復上述動作。每天照此法練習,盡力上舉抬至正常。
需要說明的是,因病情各不相同,最好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進行科學、系統的功能鍛煉。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骨折一百天復查長得慢負重痛,用藥咨詢
2024-10-24冬天跪在室外地面一小時后膝蓋疼怎么辦
2024-10-24腰痛寧膠囊有哪些副作用
2024-10-2412 個月寶寶能否吃鈣劑預防缺鈣
2024-10-24尼美舒利顆粒的包裝及每盒數量是怎樣的
2024-10-24腰間盤突出伴脊椎骨變性致腰腿疼痛行走
2024-10-24布洛芬膠囊能長期服用嗎?
2024-10-24附桂骨痛膠囊能治哪些病及適用人群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