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愈率可達85% 高危人群應早篩查早治療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為熟知的,我國是乙肝大國,近幾年來乙肝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種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據衛生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我國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000萬。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孫劍副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指出,丙肝沒有乙肝高發,而且治療效果比乙肝好,丙肝高危人群應引起重視,盡早篩查,盡早治療。
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孫劍副教授
丙肝治愈率可達85% 堅持完成療程可防復發
慢性肝炎因為癥狀不明顯、治療周期長、治愈率低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不像甲肝、戊肝等急性感染的肝炎,急性起病,癥狀明顯,治療效果顯著。據南方醫院肝病中心孫劍副教授介紹,丙型肝炎是慢性肝炎中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肝炎,尤其是中國丙肝患者,由于遺傳背景的原因,療效更佳。使用傳統的方法長效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進行治療,大約有85%的病人可以完全清除丙肝病毒,治愈丙肝。如果使用歐美等國家研制的小分子藥物治療丙型肝炎,甚至可以達到100%的清除丙肝病毒。但目前這些小分子藥物并未在國內上市,不過這將是未來丙肝治療的一種發展趨勢。
“再好的藥物也會對一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好”,孫劍副教授表示,在85%可治愈丙肝患者外,還有15%的丙肝患者可能因為對藥物療效應答不好,或者是停藥后復發導致治療效果的不理想。停藥后復發是許多丙肝患者關心的問題,孫劍副教授認為,這與患者的生活飲食習慣沒有多大關系,最關鍵的是要在治療過程中遵從醫囑,堅持療程,堅持用藥,堅持劑量,這樣可以提高丙肝治愈的幾率。
丙肝病毒易變異 疫苗難研制
“丙肝跟乙肝相比,可喜之處在于它的治療效果好,可憂之處在于它沒有辦法預防,我們都知道,乙型肝炎有非常完善可靠的疫苗,可以保護健康人群不再受感染,但是目前并沒有研制出丙肝疫苗,沒有疫苗的保護,所有人都可能是丙肝易感人群。”喜憂參半,到底為什么丙肝沒有疫苗呢?這還要從丙肝病毒的特性說起。孫劍副教授解釋說,丙肝病毒類似于艾滋病病毒,特別容易變異,而且變異的速度非常快,致使疫苗的研發趕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
國內外研究人員一直沒有停止過對丙肝疫苗研發的腳步,研發出的疫苗可以讓人體產生對丙肝的抵抗力。但會“變臉”的丙肝病毒馬上又會以另一個身份潛入人體,造成重新感染。這也是目前丙肝疫苗研制的難點所在。
早期無癥狀 高危人群應主動篩查丙肝
沒有疫苗可以保護易感人群,這讓人們對丙肝的預防犯了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呢?
孫劍副教授的建議是“不要讓自己成為高危人群”,一般健康人群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感染丙肝的幾率就會比較低:
1、 輸血是丙型肝炎傳播的一個重要且危險的途徑,要盡量地避免或減少輸血;
2、 接觸跟血制品有關的或從血液里面提取出來的東西要非常小心,比如球蛋白,白蛋白等;
3、 注意跟暴露血有關系的損傷性操作,如針刺、紋身、穿耳、拔牙等,要特別注意是否衛生、安全;
4、 吸毒、性生活的紊亂,也可能感染丙肝。
生活中難免有百密一疏的時候,萬一不小心沾染了丙肝的高危行為,可以從自身的癥狀表現察覺出丙型肝炎嗎?答案是否定的。孫劍副教授表示,慢性肝炎,尤其是丙肝和乙肝,潛伏期比較長,在早期很少會表現出癥狀,等到癥狀十分明顯,患者來就醫的時候,多數是比較嚴重的情況,此時的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孫劍副教授特別提醒,有過高危行為的人群一定要在自己沒有感覺的時候盡早去做篩查,因為肝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一點就是“不能等到有癥狀的時候再去找醫生看病”, 否則后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醫保可報銷80%的丙肝治療費用
由于丙肝的發病率比較低,導致了公眾甚至有些醫護人員對丙肝缺乏認識,雖然近年來丙肝的防范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是遠沒有達到期望的水平。多數人只知道乙型肝炎,還不知道什么是丙型肝炎,也不了解丙肝的傳播途徑、危害、治療效果如何等等,所以要提高醫護人員和公眾對丙型肝炎的認識是當前預防丙肝最需要做的事。
孫劍副教授很遺憾地表示,現在很多單位體檢或者是個人體檢都沒有把丙肝納入體檢項目里,這就可能導致有丙肝高危感染因素的人漏查丙肝,失去了早期發現丙肝的機會,更錯過了治療的時機,這是非常可惜的。由于丙型肝炎是在1989年發現的,在這之前,人們對這個疾病一無所知,醫學上對丙肝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而從發現丙肝開始,到開發出成熟的診斷治療體系,再把這個診斷實際應用到輸血源的篩選,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在80、90年代有過輸血史的人因為檢測丙肝病毒的條件限制,比較容易感染,建議此類人群盡早到醫院篩查。
孫劍副教授最后呼吁,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自覺做丙肝的篩查,而目前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對丙型肝炎非常優惠,有些城市的職工醫保甚至可以報銷80%的治療費用,因此,大可不必擔心治療的費用,若能早期檢測,早期治療,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采訪專家簡介:
孫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作為分課題負責人參加兩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此外還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國家973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的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
更多肝病專家文章:
1、肝豆狀核變性學術研究會:豆狀核變性 一個容易被誤診的疾病
4、侯金林:肝豆狀核變性需終生治療 需建立長期隨訪和病人管理制度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且轉氨酶高,吃什么藥?肝必復軟
2024-10-27乙肝患者服用十味溪黃草顆粒療效如何?
2024-10-27肝硬化伴肝腹水患者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7小時候小三陽吃中藥治愈后又出現,嚴重
2024-10-27懷孕 6 個月乙肝攜帶且肝功異常能服
2024-10-27孕婦能否吃雞骨草肝炎顆粒?服用注意啥
2024-10-27醫生將恩替卡韋從“雷易得”換成“維力
2024-10-27服用拉米夫定治療肝炎需注意什么?
2024-10-27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