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經前綜合征的出現,我們一定要重視,特別是對它的危害性要關注,而且也要進行合理的治療和調理,中醫(yī)在調理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經前綜合癥中藥治療
1、肝郁氣滯型:表現出的癥狀有經前乳房脹痛,感覺有硬結或有塊,煩躁易怒或精神抑郁,經常嘆息,嚴重的時候可能狂躁不安,或者有失眠、劇烈頭痛、肢體腫脹等。治療應該疏肝理氣。
(1)方藥: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g,白芍20g,枳殼l0g,川芎l0g,香附 15g,甘草10g,陳皮l0g,郁金15g。
(2)乳房脹痛為主加路路通15g,王不留行15g。
(3)乳房脹痛有結節(jié)者加橘核15g,夏枯草15g,穿山甲 15g。
(4)若肝郁化火致頭暈頭痛者,減香附、陳皮,加菊花15g、黃芩15g、鉤藤15g、代赭石30g。
(5)若肢體腫脹者,可加澤蘭15g,澤瀉15g,檳榔 15g。
(6)若狂躁不安者加磁石30g,琥珀25g,石菖蒲15g。
2、血瘀型:表現出的癥狀有經前經期頭痛劇烈,或腰膝關節(jié)疼痛,經行發(fā)熱,腹痛或肢體腫脹不適,常伴月經量少或行而不暢,經色紫暗有塊。治法應選擇理氣活血,化瘀通絡。
(1)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桃仁15g,紅花15g,川芎l0g,赤芍15g,牛膝l0g,柴胡15g,枳殼15g,甘草l0g,益母草20g,當歸20g,生地15g,丹參15g。
(2)若肢體腫脹者加澤蘭 15g,澤瀉15g,大腹皮15g。
(3)若身痛明顯,加桂枝159,雞血藤15g。
3、血虛型:表現出的癥狀有經期或經后頭暈頭痛,心悸難以入睡,神疲乏力,或身痛麻木,肢軟,或發(fā)熱,形寒自汗,少氣,不想說話,或常有風疹,皮膚瘙癢,臉部無血色,肌膚枯燥,月經量少。治法應選擇益氣養(yǎng)血。
(1)方藥:八珍場。熟地25g,白芍15g,當歸20g,川芎l0g,黨參25g,白術15g,云苓l0g,甘草l0g。
(2)若經行身癢起風疹者加首烏20g,防風15g,荊齊15g。
4、脾虛型:表現出的癥狀有經行面浮肢腫,便溏,或經行前后頭暈沉重,胸悶泛惡,月經量多。治法應選擇健脾溫陽利水。
(1)方藥:苓桂術甘湯加味。茯苓20g,桂枝15g,自術25g,甘草l0g,黃芪20g。
(2)若經行泄瀉者加山藥25g,扁豆15g,蓮子肉15g,薏苡仁15g。
(3)若浮腫為主者加澤瀉15g,巴戟天15g,豬苓15g,防己15g。
5、腎陽虛型:表現出的癥狀有經行面浮肢腫,腰膝酸軟,便溏,怕冷,尿少,月經量多。治法應溫腎助陽利水。
(1)方藥:真武湯加味。白術15g,茯苓15g,白芍15g,附子15g、生姜l0g,巴戟天20g,澤瀉l0g,仙茅15g,仙靈脾15g。
(2)若浮腫為主可加防己15g,桂枝15g。
(3)泄瀉為主者加補骨脂20g,吳茱萸15g,肉豆蔻15g,五味子15g。
6、腎陰虛型:表現出的癥狀有經行或經后潮熱,盜汗,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或乳房作脹,或口舌糜爛,口燥咽干,或音啞,五心煩熱,月經常先期,量少色紅,或經期延長。治法宜滋腎育陰。
(1)方藥:左歸丸。熟地25g,山藥20g,山茱萸15g,枸杞15g,牛膝l0g,菟絲子25g,鹿角膠15g,龜膠15g。
(2)心煩失眠加棗仁15g,柏子仁15g,龍骨25g。
(3)經行口糜者加知母15g,黃柏15g,五味子15g。
(4)頭痛甚者加枸杞子20g,菊花15g。
(5)月經先期加女貞子15g,旱蓮草15g。
經前綜合征按摩治療
1、點按>內關穴
(1)位置:手臂的內側中間,腕關節(jié)橫紋上約三橫指寬處。
(2)按摩方法:按摩者在被按摩者一側,用左手托住其前臂,用拇指點按內關穴2分鐘,以酸脹感向腕部和手放散為佳。
(3)功效:治療月經前期焦慮、心煩、心慌、月經痛、月經不調、胸脅痛、上腹痛、心絞痛、呃逆、腹瀉等。
2、按揉>關元穴
(1)位置:把肚臍和恥骨聯(lián)合連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3/5處。
(2)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用拇指按壓關元穴約1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再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3)功效:治療腹痛、腹瀉、腹脹、月經不調、經前腹痛、閉經、遺精等。
3、按揉>中極穴
(1)位置:把肚臍和恥骨聯(lián)合連線五等分,恥骨聯(lián)合上一等分處。
(2)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壓中極穴約1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揉1分鐘,再逆時針方向揉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3)功效:治療小便不通、帶下病、閉經、月經不調、下肢水腫。
4、按揉>心俞穴
(1)位置:肩胛骨內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二橫指寬處。
(2)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站于一旁,雙手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心俞穴2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以局部感覺酸脹、發(fā)熱為佳。
(3)功效:治療心慌、心悸氣短、心痛、咳嗽、吐血、胸背痛、失眠、健忘。
5、按揉>肝俞穴
(1)位置: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二橫指寬處。
(2)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用雙手拇指先順時針方向按揉肝俞穴約2分鐘,再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最后點按半分鐘,以局部酸脹感為宜。
(3)功效:治療月經來潮前兩脅下脹痛、經前緊張、乳房脹痛不適、腰背痛、煩躁易怒、厭食油膩等。
經前綜合征食療
1、龜膠紅糖飲
原料:枸杞子9克,陳皮6克,龜版膠15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陳皮、枸杞子煎湯,沖龜版膠與紅糖飲。月經前,每天1劑,共服4~5劑。具有滋陰補血作用。適用于經前期緊張癥。
2、玫瑰金橘飲
原料:將玫瑰花瓣6克洗凈,
做法:控干,與切碎的金橘餅半塊同放入有蓋杯中,用剛煮沸的水沖泡,擰緊杯蓋,燜放15分鐘即成。可當茶飲,頻頻飲用。一般可沖泡3—5次,當日吃完。玫瑰花瓣,金橘餅也可一并嚼服。疏肝理氣,解郁消脹,適于肝郁氣滯引起的經前乳脹。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廣醫(yī)三院3.8婦女節(jié)特別策劃|聽“她”說:我是女性,更是醫(yī)者
女性如何輕松調理“宮寒”癥狀?著名婦科主任對此作出了回應
宮頸癌患者懷孕生育要注意什么?
體檢發(fā)現乳房結節(jié)怎么辦?
生活中不少女性有經前綜合癥的問題,一來大姨媽會有各種煩惱,會讓女性苦不堪言,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女性經前綜合癥如何調理好?下面我……詳細>>
經前綜合征讓好多女性感覺到特別苦惱,它也是一種我們要重視的情況,特別是在出現了后,一定要多方面積極的進行和調理。詳細>>
經前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現象,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會時有發(fā)生,對好多女性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進行合理的預防。詳細>>
很多女性在經期就會出現身體不適,這種情況又稱為經前綜合癥,女性面對經前綜合癥的痛苦卻不知道如何緩解,其實經前綜合癥可通過食物緩解,那么,……詳細>>
不少女性都有經前綜合征的問題,會讓女性感覺身體特別不舒服,月經前會出現情緒波動的現象,還會出現腰酸背痛的問題,那么,經前綜合癥是什么原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