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黃體功能發育不全是常見的不孕不育因素之一,也是導致婦女不孕和習慣性流產的原因。由于黃體不能產生足夠的孕激素,使受孕的機會大大減少,有的即使受孕后也不能正常種植,臨床研究表明,卵巢囊腫、不排卵、抗精子抗體陽性等疾病的女性,常常是黃體發育不足的表現。
檢查黃體功能不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測量基礎體溫,從黃體期的長短和體溫上升的幅度以及下降的時間可以推測黃體功能。對于黃體期的計算是從排卵期體溫下降后第一日上升開始計算,正常黃體期的天數應為12-16日,如不足12日則為黃體不足的證據之一。
還有就是,如果黃體期體溫雖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足0.5℃或上升較慢,出現爬坡現象,或下降較早,黃體期體溫波動大,都是黃體功能不足的表現,應連續測量3個月以免誤差。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去醫院做一下黃體檢查,就能夠準確的檢查出是否存在黃體不足的問題了。
導致黃體功能不全的因素
1、卵泡期激素分泌不足: 由于促卵泡生長激素和促黃體生長激素分泌失調,使卵泡發育不良和黃體形成缺陷,從而使排卵后黃體分泌孕酮不足,其原因可涉及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各個環節,以及影響該軸功能的諸多原因。
2、黃體期LH分泌不足: 黃體期子宮內膜分泌延遲改變或分泌期不完全,子宮內膜的孕激素受體不足,導致子宮內膜對孕激素的效應差。
3、子宮內膜異位癥: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或頻繁流產,會使子宮內膜釋放前列腺素增多從而影響黃體功能,即使黃體功能正常,也使得內膜發育不良,從而導致不孕的發生。
4、其他全身性病癥因素: 這些病癥的干擾往往可以引發黃體功能不全,如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與黃體功能不全一般也是同時出現,因此,患有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要提高警惕。 黃體功能不足的治療應目的在于改善黃體功能。
臨床上可以用促排卵藥,小劑量雌激素后于黃體期補充孕激素,還可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中藥等方法。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先促進卵泡的正常發育、成熟、健康的排卵,繼而促進黃體的正常發育。需提醒女性朋友的是激素的應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不當,可導致月經更加紊亂,也會增加治療的難度。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生育期婦女中,黃體功能不全發生率為3%~10%,不孕癥婦女中為3.5%~l0%,早期妊娠流產中為35%,習慣性流產中為20%~60%。促……詳細>>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黃體分泌固醇激素不足和黃體期過短,導致子宮內膜的分泌發育不良或延遲,對妊娠維持的第一、二階段十分不利,臨床可出現不孕或流……詳細>>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沒有完全形成黃體,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未能及時轉換,而不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往往會導致不孕或習慣性流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