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除原發性痛經外,常以補氣養血、溫經活血、化瘀止痛藥物治療。常用當歸補血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加減益母草、艾葉、香附等藥物,能取得滿意效果。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復雜,反復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后,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
痛經的全身癥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癥狀。其發病之高、范圍之廣、周期之近、痛苦之大,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飲食均衡
醫師說:"大多女性省略正餐,而吃過量的甜食及咸食。"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經痛,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避免過甜或過咸的垃圾食物,它們會使你脹氣及行動遲緩,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并盡量少量多餐。
服用維他命
醫師指出,他的許多病人在每天攝取適量的維他命及礦物質之后,已較少發生經痛。他建議服用綜合維他命及礦物質,最好是含鈣且劑量低者,你一天可服用數次(飯后)。
補充礦物質
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禁酒
假使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則酒精將加重此問題。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一2杯酒之間。
保持溫暖
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熱的藥草茶或熱檸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墊或熱水瓶,一次數分鐘。
練習瑜伽操
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舉例如下。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服用止痛藥
阿司匹林及acetaminophen可緩解經痛。然而,更有效的成藥包括Advil、Haltran、Medipren及Nuprin。這些藥物含有ibuprofen,能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當經痛開始時,和些許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1片),以免傷胃,并持續服用到經痛消失。
指壓法
足部含有一些指壓點,被認為與骨盆部位的氣路相連。在腳踝雙邊的凹陷處,皆有指壓點。輕輕地用拇指與其它指尖捏后,延著跟腱(Achillestendon)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腳作完,換左腳,各指壓數分鐘。
家庭自療
1、按摩:先用拇指點按肚臍、氣海、關元、中極、歸來、三陰交,每穴半分鐘。然后仰臥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臍以下)約3分鐘,再由臍部向恥骨聯合(陰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鐘。要求經前1周開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經干凈后3天結束。
2、灸法:
(1)取關元、氣海、曲骨、外陵、三陰交穴。按艾卷溫和灸法操作施術,每次選用3個穴,每穴施灸20分鐘左右,連續治療4天。腰痛重者,加灸腎俞。4次為1療程,治療間隔4天,適應于痛經,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天施灸術。
(2)取神闕、子宮穴。按灸法常規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沒藥、白芍、丹參、紅花、山檢查,廣木香各15克,上藥共研細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貯瓶備用。敷灸時每次取上藥30克,以姜汁(或黃酒)適量調和糊膏狀,分別敷于神闕、子宮穴,上蓋紗布(或油紙),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換1次藥,應于月經前3天(或經期)敷灸。
3、刮痧: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關元至中極、地機至三陰交5次。肝郁加刮太沖經穴部位,氣血虛加刮足三里、命門經穴部位。輕刮足三里、命門經穴部位3分鐘;重刮其它穴位3~5分鐘。
4、拔罐:取腎俞、胸腰部(后背)、骶椎兩側、下脘穴,選用大小適當的玻璃火罐,用閃火法將罐吸附于所選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鐘,每日1次,7~10次為療程。
5、敷貼法:
(1)取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細辛各50克,樟腦3克。先將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細辛水煎2次,煎液濃縮為糊狀,混入(溶于95%乙醇)適量乳香、沒藥液,烘干后研細末,加樟腦備用,月經前3天取藥粉5克,用黃酒調為糊狀,外敷臍,用膠布固定,藥干則調換1次藥,月經3天后取下,每月1次,連續使用,治愈為止。
(2)將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為末,用白酒調成糊狀加熱敷臍,每日1次,經前連用3天,適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經。
痛經藥膳調理
(1)月經來潮的前一周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
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應忌食咸食。
(2)忌生冷,宜溫熱
月經期如食生冷,一則傷脾胃礙消化,二則易損傷人體陽氣,易生內寒,寒氣凝滯,可使血運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
(3)忌酸辣,宜清淡
為保持營養的需要,飲食應以新鮮為宜。新鮮食物不僅味道鮮美,易于吸收,而且營養破壞較少,污染也小。
痛經除原發性痛經外,常以補氣養血、溫經活血、化瘀止痛藥物治療。常用當歸補血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加減益母草、艾葉、香附等藥物,能取得滿意效果。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詳細>>
婦女平時或經期,如嗜食寒涼生冷食品,血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則痛,可致痛經;又多食此類食品,易傷脾陽,使寒濕不化,傷于下焦,客于胞中……詳細>>
痛經成為現代女性普遍存在的健康隱患之一,鑒于痛經的危害甚廣,如何有效治療痛經就成為了大多數人困擾的問題了,下面我們看看治療痛經的3大誤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