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綜合征的病因是什么
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稱川崎病(Kawasaki diseaes),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生首次報道,由于本病可發生嚴重心血管病變,引起人們重視,近年發病增多,1990年北京兒童醫院風濕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風濕熱27例;外省市11所醫院相同的資料中,川崎病為風濕的2部。顯然川崎病已取代風濕熱為我國小兒后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那么,川崎綜合征的病因是什么?
病因尚未明確,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臨床表現有發熱,皮疹等,推測與感染有關,一般認為可能是多種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轉錄病毒(retrovirus),或鏈球菌,丙酸桿菌感染,1986年曾報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培養上清液中逆轉錄酶活性增高,提示該病可能為逆轉錄病毒引起,但多數研究未獲得一致性結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體,立克次體,塵螨為本病病原,亦未得到證實,也有人考慮環境污染或化學物品過敏可能是致病原因。
近年研究表明本病在急性期存在明顯的免疫失調,在發病機理上起重要作用,急性期外周血T細胞亞群失衡,CD4增多,CD8減少,CD4/CD8比值增加,此改變在病變3~5周最明顯,至8周恢復正常,CD4/CD8比值增高,使得機體免疫系統處于活化狀態,CD4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多,促進B細胞多克隆水活化,增殖和分化為漿細胞,導致血清IgM,IgA,IgG,IgE升高,活化T細胞分泌高濃度的白細胞介素(1L-1,4,5,6),r-干擾素(IFN-r),腫瘤壞死因子(TNF),這些淋巴因子,活性介素均可誘導內皮細胞表達和產生新抗原;另一方面又促進B細胞分泌自身抗體,從而導致內皮細胞溶細胞毒性作用,內皮細胞損傷故發生血管炎,1L-11L-6,TNF增高尚可誘導肝細胞合成急性反應性蛋白質,如C反應蛋白,αr-抗胰蛋白酶,結合珠蛋白等,引起本病急性發熱反應,本病患者循環免疫復合物(CIC)增高,50~70%病例于病程第1周即可沒得,至第3~4周達高峰,CIC在本病的作用機理還不清楚,但本病病變部位無免疫復合物沉積,血清C3不下降反而升高,不符合一般免疫復合物病,上述免疫失調的觸發病因不明,現今多認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對多種感染病原觸發的一種免疫介導的全身性血管炎。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感冒后未發燒但嗓子疼咳嗽流涕怎么辦
2024-10-24腦蛋白水解物片和小兒智力糖漿能同時服
2024-10-24小孩不吃飯消瘦,能喝營養粉嗎?安素營
2024-10-2447 天寶寶腹瀉能否用媽咪愛,有無副
2024-10-24小孩發燒流鼻涕,能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
2024-10-24小兒尿床有哪些貼劑類藥物可治療?
2024-10-24流產治療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8 歲女兒近日晚上發熱鼻塞喉嚨痛,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12歲兒童身高正常值及影響因素和促進方法
2024-05-10什么是膽紅素腦病
2024-02-23上了熱搜的“親吻病”,到底是啥病?
2024-02-23寶寶乙腦疫苗接種時間表來了!新手爸媽建議收藏
2024-02-23為什么會有兔唇,怎么避免
2024-02-237個月的寶寶可以吃什么
2024-02-223歲寶寶發燒40度危險嗎
2024-02-2212歲孩子標準身高體重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