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子凱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慢性支氣管炎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如反復呼吸道感染、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9-01-23 16:32
1.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氣道防御機制受損,易受到細菌和病毒侵襲,導致反復呼吸道感染。
2.肺氣腫:長期炎癥反應可破壞肺泡壁,引起肺氣腫,使肺功能逐漸下降。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進展可能導致氣流受限,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影響呼吸功能。
4.呼吸衰竭:嚴重的肺部病變可導致氣體交換障礙,最終發展為呼吸衰竭。
5.心力衰竭:肺部疾病長期存在可累及心臟,造成右心室負荷增加,引發心力衰竭。
因此,對于慢性支氣管炎,及時診斷和規范治療至關重要,以防病情惡化,提高生活質量。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支氣管炎常年反復發作,導致腺體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進,支氣管粘膜上皮磷化、稀疏、脫落,支氣管壁破壞、塌陷、扭曲變形或擴張,形成不可逆轉的病理改變。同時患者呼吸功能也會減退,表現為氣道狹窄、阻力增高、殘氣量增加等。慢性支氣管炎如果防治不好的話,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肺氣腫乃至肺原性心臟病。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使氣管腔狹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氣時氣體容易進入肺泡,呼氣時由于胸膜腔內壓增加使氣管閉塞,肺泡充氣過度。同時慢性炎癥破壞小支氣管壁軟骨,使之塌陷,也影響呼氣時氣體排出。肺部慢性炎癥使一些炎癥細胞釋放蛋白分解酶增加,損害肺組織、肺泡壁,形成肺氣腫、肺大皰。肺泡壁毛細血管受壓,血液供應減少,肺組織營養差,肺泡壁彈性減退,促使肺氣腫發生。一般由慢性支氣管炎發展成為肺氣腫需要6年以上。慢性支氣管炎也可發展為肺心病,由慢性支氣管炎并發肺氣腫至發展為肺心病是一個慢性過程,一般需要6-10年。一般肺氣腫形成之后,肺泡內壓力增加,造成毛細血管腔受壓,使肺循環阻力增加。同時因為呼吸功能不全及缺氧,可引起肺小血管反射性痙攣,進一步使肺動脈壓增高,肺動脈壓力增加加重了右心室的負擔,右心室為了要克服增高的阻力,就會逐漸肥厚,最終發生右心室擴張,終至右心衰竭,這就是肺心病了。 指導意見: 通過對近80000名哮喘患者的臨床驗證發現,“迷走神經阻斷療法”的反作用幾乎接近于零,臨床上尚未發現有不良反應的病例。經治療3-7個療程后,其中,治愈者79195例,顯效者75398例,無效者44例,愈后者經隨訪3年,均未復發。
2013-11-21 13: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慢性支氣管炎控制不好可引起氣道重塑,造成后期肺功能很差,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并反復肺部感染。
2013-11-15 13: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如果不治療容易引起肺氣腫或者肺心病。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應予解痙平喘的治療。對臨床緩解期宜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復發為主。
2013-11-14 14: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如果不治療的話,就有逐漸加重的可能的,應積極控制感染,建議選擇廣譜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如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復方磺胺、強力毒素、紅霉素等,并加服一些止咳化痰類藥物或糖漿,注意休息,避免著涼
2013-11-05 14: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