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破傷風治療
天家中出生,2009-12-2出生,胎齡40+3周,家中出生,消毒不徹底,出生第六天出現張口困難,不吃奶,第七天開始治療,并出現痙攣,角弓反張,給予避光,安靜,控制痙攣,TAT,臍周封閉,青霉素及甲硝唑治療,安定及苯巴比妥4小時交替靜脈推注.今日治療第六天出現痙攣及角弓反張頻繁出現,且呼吸停止頻繁發作.今日復查電解質正常,心肌酶示肌酸激酶1570U/L(治療第一天電解質正常,肌酸激酶737U/L)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破傷風治療:1、護理:保持室內安靜、避光,減少刺激,避免擾動,必須的操作如測體溫、翻身等盡量集中同時進行。及時清除痰液,可采用氣管插管沖洗吸痰法,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口腔、皮膚清潔。2、保證營養和水分供給:后期可鼻飼乳品,如痙攣頻繁不能鼻飼,可用靜脈營養。3、給氧:有缺氧及青紫時給氧,如窒息、呼吸衰竭者應用呼吸機輔助通氣。氣管切開在新生兒一般不如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安全。有腦水腫應用甘露醇等脫水劑。
2016-03-05 03:5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將患兒置于安靜、避光的環境,盡量減少刺激以減少痙攣發作。痙攣期應暫禁食,禁食期間可通過靜脈供給營養,癥狀減輕后試用胃管喂養,臍部用3%過氧化氫清洗,涂抹碘酒、酒精。
2016-03-05 00: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新生兒破傷風又稱“四六風”,“臍風”,“七日風”等,是指破傷風梭狀桿菌侵入臍部,并產生痙攣毒素而引起以牙關緊閉和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1.護理 將患兒置于安靜,避光的環境,盡量減少刺激以減少痙攣發作.痙攣期應暫禁食,禁食期間可通過靜脈供給營養,癥狀減輕后試用胃管喂養,臍部用3%過氧化氫清洗,涂抹碘酒,酒精. 2.抗病毒 只能中和游離破傷風病毒,對已與神經節苷脂結合的毒素無效.因此,愈早用愈好,破傷風抗病毒(TAT)1—2萬IU肌注或靜脈滴注,3000IU臍周注射,用前須做皮膚過敏試驗,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500IU肌注,TIG血濃度高,半衰期暢達30天,且不會發生過敏反應,但價格較昂貴. 3.止痙藥 控制痙攣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1)地西泮 (安定)可受訓,每次0.3—0.5mg/kg,緩慢靜脈注射,5分鐘內即可達有效濃度,但半率期短,不適合做維持治療,4—8小時1次. (2)苯巴比妥鈉 首次負荷量為15—20mg/kg,緩慢靜注維持量為每日5mg/kg,分4—8小時1次,靜注,可與安定交替使用. (3)10%水合氯醛 劑量每次0.5ml/kg胃管注入或灌腸,長作為發作時臨時用藥. 4.抗生素 青霉素每日20萬U/kg,或頭孢菌素,鉀硝唑,靜脈滴注,7—10天,可殺滅破傷風桿菌.
2016-03-04 22: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潛伏期3—14天,多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癥狀為哭鬧、口張不大、吃奶困難、如用壓舌板壓舌時,用力愈大,張口愈困難,有助于早期診斷。輕微刺激即可誘發痙攣發作,經合理治療1—4周后痙攣逐漸減輕,發作間隔時間延長,能吮乳、完全恢復約需2—3個月,病程中常并發肺炎和敗血癥,祝你健康。
2016-03-04 19: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破傷風是一種歷史較悠久的梭狀芽胞桿菌感染,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桿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膚和粘膜,故破傷風都發生在傷后.一切開放性損傷,均有發生破傷風的可能.治療 1.單間隔離,加強護理,減少刺激,嚴防交叉感染. 2.傷口處理,徹底清創,用雙氧水或1:1000的高錳酸鉀液體沖洗,或濕敷傷口,開放傷口,絕禁縫合.傷口已愈合,一般不需清創. 3.破傷風抗毒血清的應用:T.A.T10-20萬u,或5萬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靜滴.以后每日肌注5000-10000單位,直至癥狀好轉.用前必須皮試,傷口周圍也可注射5000-10000u,必要時鞘內注射,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也可應用,免于皮試. 4.控制,解除肌肉強直性收縮:可用冬眠靈或苯巴比妥鈉,10%水合氯醛,安定,杜冷丁等.抽搐嚴重時可用硫噴妥納液體靜注. 5.預防性氣管切開:有呼吸困難時應用,切開后應加強護理,及時吸痰. 6.抗生素(頭孢唑啉鈉)的應用. 7.全身支持療法.
2016-03-04 13: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