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拉肚子,喝酸奶緩解,該做腸鏡還是胃鏡?
天天解手都是拉肚子的狀況,持續了3年以上了,已經記不清了。但是現在只要每天喝一瓶酸奶,比較濃稠的,就不拉了。只要一天不喝,就會再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沒去檢查過。不知道是腸道的原因還是胃的原因。做胃鏡還是腸鏡。補充問題1:(2009-12-1916:44:28)需要做腸鏡嗎?怎么治療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長期拉肚子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腸道菌群失調、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征、腸道腫瘤、乳糖不耐受等。 1.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可通過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酪酸梭菌活菌片等來調節。 2.慢性腸炎:腸道長期受到炎癥刺激,導致腸道黏膜受損。治療常使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美沙拉嗪腸溶片等藥物。 3.腸易激綜合征:精神心理因素、腸道敏感等導致。可選用匹維溴銨片、曲美布汀片等緩解癥狀。 4.腸道腫瘤:腸道內異常增生的組織影響腸道功能。需進一步檢查,明確腫瘤性質,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乳糖不耐受:體內缺乏乳糖酶,無法消化乳糖。應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 長期拉肚子的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先到消化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腸鏡、大便常規等,以明確病因,再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025-02-10 07: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脾虛導致。注意飲食要增加營養,可以服用參苓白術散進行治療。
2016-03-03 00: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很高興幫您解答!您屬于腹瀉了解的問題,按癥狀來說應該屬于腸胃功能不好引起的,你應該注意之后還是應該注意才行的,你可以就診做個大便常規化驗檢查,看是否正常,確定之后才能更好的治療
2016-03-02 22: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您去醫院腸胃科檢查一下,個人認為是慢性腸炎導致的。平時要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腸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藥物上推薦您服用黃連素加諾氟沙星治療,飲食上多吃點清淡流質飲食,如濃米湯,淡果汁和面湯等,減輕腸道負擔。
2016-03-02 11: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腹瀉的原發疾病或病因診斷主要須從病史,癥狀,體征,常規化驗特別是糞便檢驗中獲得依據.許多病例通過仔細分析病史和上述檢查的初步結果,往往可以得出正確診斷.如診斷仍不清楚,可進一步作X線鋇灌腸和鋇餐檢查,和(或)直,結腸鏡檢查.如仍無明確結論,則須根據不同情況選用超聲,CT,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ERCP)等影象診斷方法以檢查膽,胰疾病,或進行小腸吸收功能試驗,呼氣試驗,小腸粘膜活檢以檢查小腸吸收不良.高度懷疑腸結核,腸阿米巴病等有特效治療的疾病,經過努力都不能確診時,可在一定限期內進行治療試驗.腹瀉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它同時可伴有嘔吐,發熱,腹痛,腹脹,黏液便,血便等癥狀.腹瀉伴有發熱,腹痛,嘔吐等常提示急性感染;伴大便帶血,貧血,消瘦等則需警惕腸癌;伴腹脹,食欲差等常需警惕肝癌;伴水樣便則需警惕霍亂弧菌感染.除此之外,腹瀉還可直接引起脫水,營養不良等,具體表現為皮膚干燥,眼球下陷,舌干燥,皮膚皺褶.長期慢性腹痛腹瀉常見于: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大腸炎:腹瀉每日數次至10次以上,可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腹痛輕者為隱痛,典型者為絞痛,有腹痛——便意——緩解的特點.全身表現為發熱,乏力,消瘦,常伴有皮膚,粘膜,關節,肝,腎,眼,口腔等系統的表現.較嚴重的并發癥有:中毒性結腸擴張,腸穿孔,大出血,癌變等等.治療較困難較復雜,常需住院系統治療. 克隆病:名稱較多,如末端回腸炎,局限性腸炎,肉芽腫性腸炎,節段性腸炎等.發病多在中青年,男稍多于女.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發熱,營養障礙,不全性腸梗阻,腹部內瘺或外瘺等.重癥患者遷延不愈,預后不良.治療:本病尚無特效療法.應以全身治療為基礎,輔以手術治療,并防止復發. 腸結核:常與腸外結核并存,一般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有:腹部隱痛鈍痛,多發生在右下腹,也可臍周或遍及全腹.由于病變直接影響到腸的消化與吸收功能,患者常有消瘦,全身虛弱等現象.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有:腸梗阻,腸穿孔,出血.治療:休息和營養是基礎;抗結核藥物;手術等.腹瀉是癥狀,根本治療要針對病因.認識腹瀉的發病機理有助于掌握治療原則. (一)病因治療不言而喻,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必需抗感染治療,以針對病原體的抗菌治療最為理想.復方新諾明,氟哌酸(諾氟沙星),環丙氟哌酸(環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對菌痢,沙門菌或產毒性大腸桿菌,螺桿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對溶組織阿米巴,梨形鞭毛蟲感染有效,因此,這數種藥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瀉,包括預防和治療所謂旅行者腹瀉.治療乳糖不耐受癥和麥膠性乳糜瀉所致的腹瀉在飲食中分別剔除乳糖或麥膠類成發.高滲性腹瀉的的治療原則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滲的食物或藥物.分泌性腹瀉易致嚴重脫水和電解質丟失,除消除病因,還應積極由口服和靜脈補充鹽類和葡萄糖溶液,糾正脫水.膽鹽重吸收障礙引起的結腸腹瀉可用消膽胺吸附膽汁酸而止瀉.治療膽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瀉,可用中鏈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長鏈脂肪,因前者不需經結合膽鹽水解和微膠粒形成等過程而直接經門靜脈系統吸收. (二)對癥治療選擇藥物時,應避免成癮性藥物,必要時也只能短暫使用.病因治療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盡管經對癥治療后癥狀已有好轉,絕不可放松或取消應有的檢查步驟,對尚未排除惡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瀉藥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日服3~4次.藥效較強的復方樟腦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癮,故只短期適用于腹瀉過頻的病倒.復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藥有加強中樞抑制的作用,不宜與巴比妥類,阿片類藥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藥效較復方苯乙哌啶更強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較少中樞反應.初服4mg,以后調整劑量至大便次數減至1~2次/d,日量不宜超過8mg.培菲康可調節腸道功能. 2.解痙止痛劑可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山莨菪堿,普魯卡因等藥. 3.鎮靜藥可選用安定,利眠寧,苯巴比妥類藥物. 4.調節腸道植物神經紊亂藥可選解郁抗慮膠囊等藥物. (三)考慮到吃西藥副作用很大,可以考慮服用“永倉訶苓止瀉膠囊”進行治療.優點是中藥制劑沒有毒副作用,治療效果比較理想,缺點是服用時間比較長一般的患者都需要按療程進行服用. (四)蒙脫石散 抗生素,微生態,中成藥等方法的治療都會或多或少的具有毒性,可能傷害到腸道內的健康菌群.而新型治療藥物蒙脫石散,可以利用蒙脫石的層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一直作用對消化道粘膜有覆蓋能力,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合,從質和量兩方面修復,提高粘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且藥物成分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并連同所固定的供給因子隨消化道自身蠕動排出體外.不改變正常的腸蠕動.可選擇藥物:司邁特蒙脫石散(3g成人兒童裝,1g嬰幼兒裝). 根治方法 目前因為此病為細菌或傳染,或行為習慣不良引起的,一旦小時候就獲得的話,將終身伴有此病,但是不是就說沒有辦法將這種病徹底根治呢?不是的,而是說這種病很容易“復發”,復發有許多因素,比如有的人結腸炎吃不了大魚大肉,有的人吃不了太辛辣,有的人受不了因為上班時間關系一會吃飽一會暴飲暴食,有的人受不了不運動……總之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腹瀉發作最明顯的要屬“不運動”吃的東西再好,生活再規律,可是聽說你天天在電腦面前或是天天坐啊玩,就是沒有運動過,這樣的人胃液得不到血液的供應而導致消化能力減退,從而引發結腸炎,胃炎,菌利,或是腹瀉等……所以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最好的治療方法只有一種就是“針灸”,通過增強大腸經小腸經的免疫能力后,通常是兩星期就可以治好,甚至有人得了結腸病快癌變或是胃炎快癌變的,都可以通過針灸來治好,這已經得到世界各國認同,因為西醫的現代科學是救急性病或是以殺病毒為主的醫學模式,使之到目前只是有精確的檢查和判斷能力,說癥狀說的頭頭是道,可是治起來總是讓人復發也沒有辦法.需要指出的是,針灸雖然可以將腹瀉治好,提高腸胃消化功能和免疫能力,但如果還是暴飲暴食,大魚大肉,或是不運動,或是吃太多辛辣食物,或是飲食生活不規律,均可導致再次發作,說明該病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2016-03-02 08: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