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歲男孩拔毛癖,北京去哪看心理醫生?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12小學從9歲起開始拔睫毛和眉毛,11歲后開始拔頭發和4肢上的汗毛.寫作業和看電視時不自覺地拔,然后送進嘴里吃掉.沒有帶他去看心理醫生,怕他思想有負擔.但是靠做思想工作已經沒有用了.因為他的學業越重,他就拔的越厲害.不知北京地區到什么地方可以去看治療拔毛癖的心理醫生.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拔毛癖是一種沖動控制障礙,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心理壓力、不良習慣、神經生化異常、遺傳因素、家庭環境等。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1.心理壓力:孩子學業繁重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增大,從而出現拔毛癖行為。應幫助其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適當進行放松活動。 2.不良習慣:長期形成的不自覺拔毛并吞食的習慣需要糾正,可通過行為療法來改善。 3.神經生化異常:大腦中某些神經遞質失衡可能與此病有關,必要時可進行相關檢查。 4.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遺傳傾向,若家族中有類似情況,更應重視。 5.家庭環境: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可能影響孩子心理,家長要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 對于拔毛癖患者,及時尋求專業幫助至關重要。建議家長帶孩子前往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通過專業的評估和治療,幫助孩子克服這一問題。
2025-02-06 14: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針對該兒童出現這種行為習慣的異常表現,考慮強迫癥的可能性比較大,應該及時從心理角度給予干預治療。雖然兒童很少發作強迫癥的表現,但從癥狀看來,患者明知道這樣的行為習慣不好,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這是強迫癥的典型表現。針對強迫癥的治療要在專業治療機構進行。其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尤其是這種兒童的強迫性行為動作,建議給予厭惡治療的辦法,幫助患者糾正不良行為。
2016-03-01 19: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人鋼
揚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心理咨詢中心
-
建議您與我們聯系,進行系統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拔毛癖—trichotillomania習慣和沖動控制障礙之一,特征是沖動性的拔毛導致毛發丟失,這不是對妄想或幻覺的反應.拔毛之前通常有緊張感增加,拔完之后有如釋重負感或滿足感.[編輯本段]拔毛是兒童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表現患兒喜歡或無緣無故,不可抑制地撥除自己的頭發,使頭部多處頭發稀少,也見于拔眉毛或體毛,但不伴有其他精神癥狀,智力正常.有部分患兒可因素而出現焦慮或憂郁的情緒.多見于學齡期兒童,男女均可發病,但女孩更為多見. 病人用手指拔掉自己生長正常的頭發,也有把頭發纏繞手指,然后擰掉者.偶見有經常拔眉毛者.成人患者也見到拔自己的胡須,腋毛或陰毛.被拔掉的毛發可以重新長出.由于這種拔毛行為已經形成一種不良嗜好,因此長出后再被拔掉,頭發被成片拔掉后,形成一片片的禿發斑,很像斑禿.和斑禿的區別是不像斑禿那樣邊緣非常清楚,禿發斑上往往仍有多少不等未被拔掉的頭發.禿發斑周圍的頭發很牢固,而斑禿周圍的頭發往往輕輕一扯就很容易脫落.這種拔發后造成的禿發斑往往只是一片,常在前頭部偏左側.也有的患者是用剪刀將毛發成片地剪斷,稱為斷毛癖.[編輯本段]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認為與情緒焦慮,憂郁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心理不良因素有關,特別是與母子關系處理不當有關.另外有些兒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臉部的汗毛.產生這一行為多因愛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驅使.有的兒童怕自己兩前臂毛發叢生,成為毛手而撥毛.學習緊張的兒童,每當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時,常會抓頭苦思冥想,漸漸形成每做題就抓頭,以至把頭發拔下的習慣.[編輯本段]根據以拔毛發為其主要癥狀,本病診斷不難,但需注意排除精神病,如兒童精神分裂癥,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憂郁癥,軀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缺鈣,斑禿,如有以上疾病,則以治療原發病為主.[編輯本段]關于本病的治療,迄今尚無特殊療法. 一般認為,本病患兒隨年齡增加,長大后可以自愈. 很少有家長認為拔毛發癖是行為障礙,故較少有人因此而就診.另外有些兒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臉部的汗毛.產生這一行為多因愛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驅使.有的兒童怕自己兩前臂毛發叢生,成為毛手而撥毛.學習緊張的兒童,每當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時,常會抓頭苦思冥想,漸漸形成每做題就抓頭,以至把頭發拔下的習慣.對于此類患者應給以正確的教育引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施以心理支持療法. 凡有心理原因的患兒,應盡可能地去除可能的心理病因,解除緊張的情緒.對于有問題的患兒,除了進行心理治療外,還要加強家庭治療,行為治療等.
2016-03-01 17: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關于本病的治療,迄今尚無特殊療法。一般認為,本病患兒隨年齡增加,長大后可以自愈。很少有家長認為拔毛發癖是行為障礙,故較少有人因此而就診。另外有些兒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臉部的汗毛。產生這一行為多因愛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驅使。有的兒童怕自己兩前臂毛發叢生,成為毛手而撥毛。學習緊張的兒童,每當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時,常會抓頭苦思冥想,漸漸形成每做題就抓頭,以至把頭發拔下的習慣。對于此類患者應給以正確的教育引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施以心理支持療法。凡有心理原因的患兒,應盡可能地去除可能的心理病因,解除緊張的情緒。對于有問題的患兒,除了進行心理治療外,還要加強家庭治療、行為治療等。對于嚴重的患者,可首先讓患者認識到其想法和行為屬于病態,并囑其自我監護癥狀的頻度和誘因,然后學習一些與拔毛沖動相違抗的暗示和公開的行為治療。自我交談與不合理的想法爭辯,聯想頭部毛發正常生長時自己的形象,這些屬于暗示行為治療方式;軀干性干擾為公開的行為治療方式,如嬌正體型、握拳、放松肌肉、深呼吸練習等。拔毛癖可根據拔毛發的行為不能自我克制,并有相關的脫發表現,診斷可以確立。若在妄想、幻覺等精神癥狀驅使下出現拔毛發的行為則可能是精神分裂癥的一部分表現。拔毛癖需排除由于頭發或有毛部位炎癥等病變而使患者感到不適,導致出現拔毛發的行為。此外,還可進行藥物治療,可以試用小劑量氟哌啶醇1-2毫克,每天1-2次,一般由小量開始,逐漸增量,出現療效后,則不必再增量,必須在醫師嚴密觀察下應用。并應注意錐體外系副作用,可加用安坦。
2016-03-01 07: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這個是孩子的心理反應多和孩子溝通必要時可以看看心理醫生
2016-03-01 0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