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歲女性部分血液指標異常應如何分析
患者信息:女36歲吉林白山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等):血小板352,紅細胞壓積0.298,血紅蛋白89.0,平均血紅蛋白量19.9,平均血紅蛋白濃度299.0,紅細胞平均體積66.7,中值細胞0.8,中值細胞比率13.0。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分析情況曾經治療情況及是否有過敏、遺傳病史:沒有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36 歲女性的血液檢查結果顯示血小板 352,紅細胞壓積 0.298,血紅蛋白 89.0,平均血紅蛋白量 19.9,平均血紅蛋白濃度 299.0,紅細胞平均體積 66.7,中值細胞 0.8,中值細胞比率 13.0。可能是貧血、血液疾病、營養不良、慢性疾病、藥物影響等原因導致。 1. 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較為常見,如缺鐵性貧血。可能與飲食中鐵攝入不足、慢性失血等有關。 2. 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系統疾病,如地中海貧血,也會出現類似指標變化。 3. 營養不良:長期缺乏維生素 B12、葉酸等營養素,影響紅細胞生成。 4. 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病、慢性肝病等,會影響造血功能。 5.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干擾造血過程,導致血液指標異常。 綜上所述,僅依靠這些血液指標不能明確診斷,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如血清鐵、鐵蛋白、維生素 B12 水平測定,以及骨髓穿刺等,以確定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2-04 22: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血小板高通常見于急性失血和溶血后一過性增多;持續增多見于真性RBC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及某些惡性腫瘤早期,建議醫院系統檢查,明確病因后再行治療。
2016-02-26 21: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小板高通常見于急性失血和溶血后一過性增多;持續增多見于真性RBC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及某些惡性腫瘤早期,建議醫院系統檢查
2016-02-26 20: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血小板計數的參考范圍為100×109~300×109/升.血小板數量可有生理性變動并受食物成分的影響,正常人一天內的變動可相差6%~10%,冬季要比其他季節偏高;運動可促使血小板數量增多,所以運動員和重體力勞動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相對高一些,高山居民血小板數量偏多;女性月經時減少,月經后逐漸增多;采靜脈血比采毛細血管血血小板數量要多10%左右.血紅蛋白偏低考慮是貧血造成的,要積極補充鐵劑,祝你健康。
2016-02-26 19: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遺傳病? 人類遺傳病也稱基因病(genetic disease),是指人類生殖細胞或受精卵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在數量、結構或功能上發生改變,而導致個體發育異常的臨床疾病。相應神經系統遺傳病(genetic disease of the nervous systems)即指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缺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疾病。其不同于非遺傳性神經系統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