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肺尖縱膈旁新東西成因及相關疑問
前的CT比較肺周圍有少許變化,但也有可能是炎癥什么的。還說有可能是6年前放療造成的。因為之前的報告一直說:雙側縱膈放療后改變!我們問醫生那就是說有可能是6年前的放療,現在突然有了個東西?他說有可能!我想請問醫生,這究竟是什么?1、會不會是肺尖癌或者是其他新發癌癥呢?可能性大嗎?2、臨床上有沒有可能6年前的放療,現在又在左肺尖縱膈旁出來個東西?3、如果真是新發的肺部癌癥,照他這個大小,是不是就該有左肩痛等癥狀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左肺尖縱膈旁出現新的東西,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炎癥、放療后改變、新發癌癥等。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癥狀、影像學特點、既往病史等。 1.炎癥:肺部炎癥可導致局部組織變化,形成類似新生物的表現。炎癥多伴有發熱、咳嗽、咳痰等癥狀。 2.放療后改變:放療可能對肺部組織造成長期影響,有時會在多年后出現局部的變化。 3.新發癌癥:雖然不能完全排除,但需結合腫瘤標志物、病理檢查等明確。肺尖癌可能引起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癥狀。 4.良性腫瘤:如肺錯構瘤等,生長緩慢,癥狀不明顯。 5.其他罕見病: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肺部。 總之,僅根據目前的信息難以明確左肺尖縱膈旁新東西的具體性質,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綜合判斷。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治。
2025-01-22 14: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如果CT沒有辦法明確的,建議做個支氣管纖維鏡檢,取病理活檢。考慮是肺部癌癥可能性大,如果確診是要盡早做治療,可做介入治療,利用介入手段將分子藥物或免疫增強劑直接輸送到腫瘤局部,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長;局部植入放射性粒子(相當于在腫瘤內部安裝了一部“微型放療儀”)。是一種微創手術,不用開刀,針對高齡患者、身體素質差晚期患者或已轉移擴散的患者的治療效果都不錯。
2016-02-21 00: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建議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服用中草藥治療,標本兼治,殺死癌細胞,提高免疫力等,有效的控制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病情得到明顯好轉,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2016-02-20 22: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可以考慮做肺部穿刺活檢,近年來,即使肺癌的治療方法不斷創新改進,但治療效果仍不能令人滿意,復發轉移幾率還是較高。此時應該配合中醫藥,不良反映小、毒性小、具有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的作用。中醫藥中應用效果最為明顯的是人參皂苷RH2——具有抗腫瘤,提高免疫力,延長癌癥患者生存期等效果。有研究證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胡碩等檢測了人參皂苷Rh2對肺腺癌A549細胞、順鉑耐藥細胞A549DDP的抑制率。發現人參皂苷Rh2對這兩種細胞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且隨著濃度的增加,人參皂苷Rh2對A549DDP細胞的抑制率明顯增強。表明人參皂苷Rh2能促使A549DDP細胞凋亡。人參皂苷RH2對肺癌的作用效果在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欄目也有播報。此外,為了更優質的長期生存,積極樂觀的心態、堅定的信念也會為抗癌斗爭帶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2016-02-20 12: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飲食護理: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無花果、蜂蜜、牛奶、猴頭菌、海參、甲魚、山藥、香菇等。抑制化療副作用的中藥:黃芪,山藥,太子參等。進入臨床階段的有黃芪多糖和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含量16.2%)。相對而言,黃芪多糖主要是益氣補血,提高人的總體體質來承受化療;而人參皂苷Rh2則能直接抑制癌細胞的增值繁衍,配合化療藥物使用便能增效減毒,在很大程度上來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2、精神護理:避免自我暗示和產生恐懼心理。 3、定期復查血常規:治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細胞減少,當白細胞減少時,身體抵抗力下降,應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并嚴格控制探視人數;血小板減少時,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出血,應避免撞傷,用軟毛刷刷牙,避免進食粗糙食物,皮膚有出血點時應及時告訴醫生。人參皂苷Rh2有增加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作用,可以作為輔助治療手段適當選用。 4、關注藥物的不良反應:病人及家屬應了解所用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除常見的消化道不良反應外,還會引起局部紅腫,嚴重者出現糜爛、壞死、病人疼痛難忍。因此家屬及病人需密切觀察穿刺部位,發現局部腫脹、漏液等現象,應及時向醫務人員反映。
2016-02-20 08: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