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多方壓力,產生極端想法該如何應對
我想自殺,已經幾個月了,剛開始是遇到了困難,很無助,又解決不了.但是我沒想那么極端,慢慢的,我就特別困惑,學校學業的壓力.父母對我的要求,我一想到放假回家,要面對他們,我就特別想死.我有時候想死的時候,特別想旅游,但是又沒錢.回到家,得到的又是無休止的父母的侮辱和對我的各種要求,還不讓我出門,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還拿我的成績老說老說,一個說一句.甚至把一些事情放大來說,一些很普通的事情,他們想得很嚴重,好象我是十惡不赦的,但是那些事情我根本就覺得沒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我做一點事情不合他們的心意,就說我不是人,違背人的常理之類的.在學校,對于一些學業上的事情我很無助,班主任那只死母豬,也不關心我們,我自己又不知道怎么辦.就這樣,郁悶了將近三個月,一些學業的事情得不到解決,我又大四了,面臨分配,覺得自己的未來一片黑暗,一想到考試,就特別焦慮,因為考得不好,或者不到他們的要求,我漫長的假期,就會受到我難以想象的侮辱.本來想出去找工作的,家人又要留我在家過年...還有很多事情,我都解決不了,我有時候一直在逃避,但是我真不知道怎么解決...我該怎么辦!我很想結束我的生命,一了百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當面臨學業壓力、家庭關系緊張、對未來感到迷茫、缺乏老師幫助等多種因素,從而產生極端想法時,需要從心理調節、家庭溝通、學業規劃、社交支持、專業幫助等方面綜合應對,逐步改善狀況,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1.心理調節:學會運用深呼吸、冥想、運動等方式緩解焦慮和壓力。如每天進行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像慢跑、游泳等,能促進身體分泌內啡肽,改善心情。 2.家庭溝通:找合適的時機,心平氣和地與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讓他們了解您的壓力和困惑。 3.學業規劃: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明確目標,分解任務,逐步解決學業上的問題。 4.社交支持:多與朋友、同學交流,分享彼此的經歷和感受,獲取支持和建議。 5.專業幫助: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師或心理醫生的幫助,他們能提供更專業的指導和治療,比如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學療法等。 面對諸多壓力和困擾,不要獨自承受,積極采取多種方式應對,相信一定能夠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未來。
2025-01-21 22: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豐富一下自己的個人生活,多些愛好,分散時間和精力在其它的事情上.也可以加入一些如健身之類的俱樂部.總之要自己調節,不要激動,平常一點生活,也許家人也是出于關心你,至于方式是否得當那又是一回事,這些都要自己去面對
2016-02-19 13: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我來給你解答:情況比較嚴重你去最好本地的醫院找個專家治療,也可以來上海。 偶爾的抑郁情緒可以自我調節,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自然陶冶法。人生在世,喜怒哀樂皆有。當你平時心情不好的時候可在晚飯后到你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痛快地玩一玩,對改變你的不良的情緒肯定會有幫助。 二、語言調節法。通過語言既可抑制人的愉快情緒,也可抑制做的憂愁與苦悶。即使不出聲的內部語言也能使人調節自己的情緒。 三、注意轉移法。注意轉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從一種情緒狀態中轉移到另一種能引起其他情緒狀態的事物上。 四、思維轉移法。把思維活動從消極的、不愉快的情緒上轉移到另外的情緒狀態中去,從而擺脫消極的、不良的情緒的纏繞稱為思維轉移法,這是從端正心態的角度解答抑郁癥如何自我調節的問題。 五、行動轉移法。行動轉移法是將某些情緒轉化為行動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從以實際行動宣泄情緒的角度來解答抑郁癥如何自我調節的問題。
2016-02-19 12: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由于思想壓力過大不能自我調整心態,首先診斷為抑郁癥,抑郁癥叫做精神感冒,主要以精神疲憊、心情郁悶、不愿意與外界接觸更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甚至焦慮和恐懼等為主要表現;這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精神類疾病,病程比較長、治愈相對來說會有些困難,需要一個時間段的治療過程,西藥的毒副作用比較大,長期用要對機體會有依賴性和耐藥性,對大腦也會有抑制作用,建議選擇針灸、靜電疏通、穴位注射藥物、口服中藥和心理疏導綜合治療,針灸調節神經、靜電疏通通經通絡、穴位注射藥物營養大腦的神經、中藥辨證論治還可以安神養心、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走出抑郁癥的陰影,祝你快樂健康!
2016-02-19 06: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