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母親的心理是否正常及如何調整
我很喜歡把母親作為依存和撒嬌的對象,很喜歡母親聽自己訴苦,喜歡向母親要零花錢,而且高興地把自己的錢送給母親花??偸潜粍e人體貼、寬容,就永遠長不大。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過度依賴母親的心理可能不太正常,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家庭環境、個人性格、成長經歷、心理狀態、社交能力等。 1. 家庭環境:長期在過度保護或溺愛的家庭中成長,可能形成依賴心理。比如母親對孩子的事情包辦過多,孩子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2. 個人性格:性格內向、缺乏自信的人可能更容易依賴他人。他們可能害怕面對挑戰,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3. 成長經歷:若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較多挫折,未得到適當的引導和支持,可能會尋求母親的過度保護和安慰。 4. 心理狀態: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時,可能會將母親作為情感寄托和依賴對象。 5. 社交能力:社交圈子狹窄,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技巧,難以從他人那里獲得支持和理解,從而更傾向于依賴母親。 要改變這種過度依賴的心理,需要逐步培養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信心,拓展社交圈子,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同時,也要認識到母親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2025-01-19 17: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現在的情況還是心理原因,建議您還是去醫院看心理醫生,做個心理治療的,祝您身體健康!
2016-02-16 20: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有些人否認自己曾有過“戀母情結”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大多數人的“戀母情結”,只是一種隱性的對父母親的依賴,由于學習或成長的需要,他們逐漸會遠離父母,與家長的實際距離相差的越遙遠,分離的時間越久遠,他們對父母在心理上依戀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漸與外界的接觸過程中,不斷得到糾正,最終完全走出父母的懷抱,走上獨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皯倌盖榻Y”的普遍存在性是中西方文學中屢次出現“戀母行為”的根源,同時也是人們在清醒認識自我成長過程中,對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覺思考。
2016-02-16 20: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是不是小的時候你母親對你特別照顧讓你在心里有什么影子,又或是你父親或者其他什么人傷到過你,所以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母親身上了呢
2016-02-16 17: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戀母情結,中文翻譯為伊諦普斯情結、俄狄浦斯情結、伊底庇斯情結。通俗地講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喜歡和母親在一起的感覺。戀母情結并非愛情,而大多產生于對母親的一種欣賞敬仰。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男孩女孩都可能有戀母情結。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會在某一年齡段有戀母情結,而在兒童時期幾乎所有人都有戀母情結。
2016-02-16 1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