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怎么辦?
患者年齡:42發病時間:2002主要表現:您好!我現年40有2了,8年前有頭痛嚴重,通過做腦血流圖查處是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每年都是分階段性發作,這次頭痛伴頭暈,長時間失眠多夢,白天精神不振,記憶力下降,精力不能集中,去查時血壓為90-150。請問我這是什么情況?醫生診斷及化驗結果: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腦血管硬化是動脈硬化的一種,因其易引起中風而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必須盡早采取措施阻止其進一步發展.腦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血脂及體內自由基過多氧化反應過度.因此對付它,就要雙管齊下:飲食注意少油低鈉,清淡一點!藥物還是到正規醫院檢查后根據醫生的指導服用比較好.如果條件允許,服用一些保健品或功能食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不要油膩,清淡一些,多吃一點青菜和水果(最好是無公害的,現在好多疾病都是由農藥,化肥,激素引起的),如果家庭條件不錯的話可以選擇一些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此病的治療主要是改善腦血液循環,堅持體育鍛煉和適當應用精神藥物.治療的著眼點在于緩解癥狀,減輕病人痛苦,延緩疾病的發展.腦血管硬化的飲食應注意如下幾點:(1)多吃素菜少飲酒:素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C,鉀,鎂元素.維生素C可調節膽固醇代謝,防止動脈硬化發展,同時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酒類尤其是烈性酒,可促進動脈硬化,另一方面可誘發中風.(2)常用動物油少吃動物脂肪: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血清膽固醇降低;而動物脂肪如豬油,奶油,肥肉,動物內臟,蛋黃等含膽固醇較高.(3)飲食清淡不過飽:飲食以清淡為宜,因為嗜咸飲食,鈉會進入血管壁,使其增厚,血壓增高.進食量應適當,不宜過飽否則身體過胖加重心臟負擔.4)蛋白海味不能少: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同樣會發生血管硬化.蛋白質含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以供應身體必需氨基酸,飲牛奶以去脂為佳.海產品如海帶,海魚等含有豐富的碘,鐵,鈣,硒,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被公認為大腦營養劑,血液稀釋劑,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之功效.中醫治療腦血管硬化的偏方和民間驗方:歸脾湯加減(黨參12克,黃芪20克,茯苓15克,炒白術10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龍眼肉12克,熟地12克,制首烏12克,阿膠10克,炒棗仁15克,遠志12克,大棗5枚)以養血安神,益氣健脾;心腎兩虛,癥見表情淡漠,沉默寡言,或自言自語,語無倫次,反應遲鈍,健忘失眠,頭暈耳鳴者,可選用六味地黃湯及生脈散加減(熟地20克,山藥12克,山萸肉10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五味子10克,阿膠10克,女貞子12克,白菊花12克,炒遠志12克)以滋腎養血,交通心腎;若有大便失禁,可加肉桂6克,炒苡仁12克;小便失禁則加覆盆子15克,益智仁12克,升麻8克.益氣聰明湯(黃芪20克,黨參15克,升麻5克,葛根15克,蔓荊子12克,白芍10克,黃柏8克,丹參20克,川芎12克,甘草10克)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總有效率達90%.每日1劑,煎服2次,最多服藥30劑.亦可用葛根15克,煮水代茶,經常飲服.血稠患者平時飯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糧,綠葉蔬菜和瓜果,如黃豆,黑豆,玉米,燕麥,蕎麥,牛奶,生姜,大蒜,洋蔥,黑木耳,香菇,山楂,檸檬,西紅柿,紅葡萄,香芹,螺旋藻,胡蘿卜,蘋果和獼猴桃等.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動物脂肪(特別是內臟)和甜食能加重“血稠”,故應少吃.放松心情,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祝您早日康復.
2016-01-29 10: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首先你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您的這個年齡也要接近絕經的年齡,隨著體內激素的調節你會出現一些煩躁的現象.這樣也會影響您的這些疾病的.血脂稠你就應該控制低脂飲食跟服用降脂藥物,血脂的增高是跟您的腦血管的硬化有很大的聯系的.因為這兩個導致您的腦血管供血不足,從而導致您頭暈,手腳麻木等癥狀.這個疾病您只要堅持服藥,跟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是可以阻止其進一步發展的.您說能不能治好,這個不好說了,只能說癥狀是可以緩解的,而且是可以阻止其進一步發展的,就是阻止往腦梗塞的方向發展的,這也是醫生關注的問題.至于已經硬化的血管,可以說很難改變的.您現在需要做的還是堅持吃藥,而且是保持心情舒暢,您可以吃些中藥的,或者是中成藥治療的,配合西藥使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素菜少飲酒:素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C,鉀,鎂元素.維生素C可調節膽固醇代謝,防止動脈硬化發展,同時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酒類尤其是烈性酒,可促進動脈硬化,另一方面可誘發中風. (2)常用動物油少吃動物脂肪: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血清膽固醇降低;而動物脂肪如豬油,奶油,肥肉,動物內臟,蛋黃等含膽固醇較高. (3)飲食清淡不過飽:飲食以清淡為宜,因為嗜咸飲食,鈉會進入血管壁,使其增厚,血壓增高.進食量應適當,不宜過飽,否則身體過胖加重心臟負擔. (4)蛋白海味不能少: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同樣會發生血管硬化.蛋白質含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以供應身體必需氨基酸,飲牛奶以去脂為佳.海產品如海帶,海魚等含有豐富的碘,鐵,鈣,硒,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被公認為大腦營養劑,血液稀釋劑,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之功
2016-01-29 10: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學華 醫師
山東冠縣清泉街道辦事處申尹莊衛生室
一級
內科
-
冬季食療方 “食補”:對有畏寒怕冷,氣短乏力等癥狀的屬于氣虛陽虛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可選擇一些有甘溫補益之功的羊肉,雞肉,兔肉,桂圓以及大豆制品;而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熱,食少,便干,水腫等癥狀的屬于陰虛內熱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可適當選擇一些有補虛,除熱,和臟腑之功的鴨肉,鵝肉以及百合,山藥,糯米及綠豆制品. 桂圓含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和葡萄糖,易于人體吸收利用,糯米可健脾養胃,從而達到補氣養血的目的.在寒冷時節喝一碗用桂圓與糯米熬制的桂圓粥是很有益的.生姜,洋蔥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冬令進補之品.常吃生姜歷來被視為養生保健尤其是強壯心血管系統的要訣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擴張,從而使絡脈通暢,供給正常. “藥補”: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請醫生進行對癥處方.有益氣,溫補,活血之功的中藥,如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等對體虛,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體征的心腦血管病人來說較為適宜.有明顯氣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進補阿膠;有怕冷,腰酸等陽虛征候的,可配入黑芝麻,核桃仁;平時脾胃虛弱者,可加入陳皮,山藥煎液(陳皮10克,山藥15克煎),以防傷胃.以上諸品,或可燉雞,燉鴨,或可熬湯.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內有蘊熱,表現為心煩急躁,舌紅,舌苔黃膩,則不適合藥補. [2]為什么要注重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人類壽命大約在110-115歲,而現今平均壽命只在80歲左右,影響壽命的因素是什么呢? 據報道,心腦血管病是人類尤其是老年人減壽的主要殺手.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已成為當今人們關切的熱點,也是醫務人員迫切要解決的主要任務之一. 人體隨著年齡增加,各種組織逐漸老化,心腦血管尤為明顯,60-70歲老年人心輸出量與20-30歲人相比,約減少20%-30%,大腦皮層細胞減少約25%;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高血壓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明顯增加,致死率和致殘率也隨之增加,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要延緩生理衰老過程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就必須要以預防為主.可采取以下方法: (1)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緒,嚴守生物鐘規律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基本條件.老年人性格開朗,樂觀,情緒穩定,生活規律非常重要,反之,急躁易怒,孤獨抑郁,多愁善感易使血中激素水平增高,血管痙攣,血栓形成.故必須要強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使精神因素轉變為正常的生理調節,而非致病因素.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去除不健康行為是預防心腦血管病必不可少和條件.各種調查研究證明營養與壽命和老年病密切相關,喜食肥膩,偏嗜咸甜均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故應強調老年人低脂肪,低熱量飲食的重要性,并應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無素及粗纖維食物為主.近年來也有人擔出低鹽飲食可減輕骨質疏松的程度,恢復已硬化的動脈彈性,并強調低鹽飲食在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低鹽飲食也是老年預防心腦血管病的條件之一.其他不良行為如吸煙酗酒應盡量去除,因煙酒內有許多成分易使心腦血管痙攣誘發心腦血管病;提倡運動增強體質,延年益壽,適當的體力活動對老年人是非常必要的. (3)定期做身體檢查,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濃度.老年人應每年做體檢一次,并要對血壓,血脂,血糖進行監測,尤其在有各種刺激因素時(如情緒的變化,運動量的變化),機體往往處于應激狀態更應做詳細檢查.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脂類糖類代謝紊亂,血液粘滯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就達到期監測,根據情況及時調整. (4)已患心腦血管病者要積極治療,嚴格遵守醫囑.根據患病的情況選用鈣離子拮抗劑,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甘油等藥物,使血壓控制在150-140/90(20-19/12kPA)mmHg,無頭暈頭痛,無心慌胸悶及心前區疼痛癥狀,在治療期間,藥物和種類,劑量和服用方法應嚴格遵照醫囑,不可擅自停藥,減藥及增藥,因為較長時間地服用心腦血管疾病類藥物突然停藥易造成不良的副反應,尤其是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鹽類藥物.患心腦血管病本身并不可怕,忽視治療和預防作用以及不正確的治療最為可怕,故此類患者要常去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使心腦血管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降到最低水平.對有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可應用降脂類藥物,如煙酸,安妥明類藥物;降糖藥物如優降糖,二甲雙胍,降糖靈類物,使血脂降在正常范圍,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保持良好的機體環境,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再發率. 中醫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妙方: [成份]北山楂野丹參金英子肉制何首烏 [方解藥理]山楂能治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并抗癌抗衰老.金英子有造血活血軟化動脈血管的作用;丹參有擴張血管與增進冠狀動脈流量的作用,可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動過速等.何首烏能治頭暈膽固醇過高等癥.蜂蜜是健康的呵護神,治療心臟病有效. [1][用法用量]每次10克日服1-2次每包服用10天一月3包用蜂蜜或溫開水送下.1-2個月見效
2016-01-29 02: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的情況可以中藥治療,心理治療相結合.病的形成有很多的因素有天氣的原因,有心情的原因,有飲食的原因,找到病因才能對癥下藥的,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博客的文章,正確的用藥調節性情就會好的!
2016-01-28 20: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腦供血不足可引發腦缺血缺氧,使腦實質發生廣泛彌散性病變,腦的整合機能就會明顯受損.患者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肢體麻木,失眠,多夢,記憶力明顯減退等癥狀.有的還會表現為性格突然改變,與平日反差極大等.早期腦供血不足是可逆的,只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就可避免或延緩中風的發作.一旦出現了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時,要盡快就醫,找出病因,并針對病因及時治療.
2016-01-28 16: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