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乳腺多種異常腫塊及增生如何應對
超聲所見:雙側乳腺內可見部分腺體組織增厚,結構顯示紊亂,回聲增強,其內可見斑片狀暗區.左側乳腺外下象限4--5點部位顯示一大小約17*19*12mm低回聲實性腫塊,邊界清晰,可見分葉,內部回聲均勻,腫塊內未見血流信號顯示.左側乳腺內側顯示一大小約17*14*17mm低回聲實性腫塊,邊界清晰,可見分葉,內部回聲均勻,腫塊內未見血流信號顯示.左側乳腺外側3點部位顯示一大小約8*7*5mm低回聲實性腫塊,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腫塊內未見血流信號顯示.右側乳腺外側9--10點部位顯示一大小約8*9*5mm低回聲塊影,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腫塊內未見血流信號顯示.超聲提示:1.左側乳腺多發性實性腫塊.2.右側乳腺低回聲塊影(增生結節?).3.雙側乳腺囊性增生病.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航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性病科
-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最好是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病情不斷地調整藥方或藥量,配合服用乳癖消,達到徹底康復的目的.祝你健康
2016-01-26 04: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鵬熙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乳腺科
-
雙側乳腺出現部分腺體組織增厚、結構紊亂、回聲增強、斑片狀暗區,以及多個低回聲實性腫塊。包括左側乳腺的多發性腫塊和右側乳腺的低回聲塊影。需明確病因、評估病情、選擇治療方案等。 1. 疾病介紹: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常見的乳腺良性病變,多因內分泌失調引起。乳腺實性腫塊可能為良性腫瘤,如纖維腺瘤,也可能為惡性腫瘤。 2. 檢查意義:超聲檢查能發現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等,有助于初步判斷其性質。但可能需進一步做乳腺鉬靶、磁共振等檢查明確。 3. 治療方法:良性腫塊較小且無癥狀時可定期復查;較大或有癥狀可手術切除。惡性腫塊則需綜合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 4. 藥物治療:可使用乳癖消片、逍遙丸、小金丸等藥物,有助于緩解癥狀。 5. 生活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高油高脂食物攝入。 6. 復查隨訪:定期復查乳腺超聲等檢查,觀察病情變化。 總之,對于雙側乳腺的這些異常,應重視但不必過度恐慌,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
2025-03-27 21: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食療基本無效??梢苑萌轳毕蚬鹬蜍吣z囊等中成藥治療,不管服用何種藥物,此類疾病的療程均要持續一定的時間,要有耐心,平時心境要放寬,遇事要看得看,這樣對疾病的治療有很多的幫助做用。平時還可以多做乳房按摩。
2016-01-26 02: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乳腺增生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乳腺增生疾病的癥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征.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后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后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在治療上建議你不要只是吃中成藥,可以用內外兼治法內服藥方:中成藥逍遙丸,溫開水下.外敷處方:雞血藤,絲瓜絡,桑寄生,澤蘭,紅花,香附,川芎,連翹,瓜蔞,大黃,硭硝.用法:藥用兩個布袋分裝,置鍋中蒸熱后灑酒少許,熱敷患側乳房30分鐘,日2次.
2016-01-25 19: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腺結節就是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種非腫瘤的疾病。常見育齡女性,絕經后自行緩解。有4種類型:1,乳痛癥(青春期經前,經期疼痛,無腫塊,經后消失).2,小葉增生(20-35歲,經前疼痛,伴游多發小結節。經后緩解).。3,纖維腺瘤或乳頭狀瘤(單發腫塊,邊界清,活動大,無疼痛,粘連).,定期復查。必要時手術切除。4,纖維囊性增生或硬化性乳腺病(30歲以后,多個小結節,成片,質韌,邊界不清,常為雙側,輕壓痛。與月經周期有關).手術治療。中藥治療可以采用人參皂苷rh2控制結節增多,提高患者免疫力。
2016-01-25 15: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