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
問題描述----------------------------------------------------{r1} 男----------------------------------------------------{nianling} 20----------------------------------------------------{婚否} 未婚----------------------------------------------------{tizhi} 瘦----------------------------------------------------{身高} 165----------------------------------------------------{職業} 工人----------------------------------------------------{文化程度} 高中----------------------------------------------------{家族中有無遺傳史} 無----------------------------------------------------{首次發病時間} 2008年2月----------------------------------------------------{原治療醫院診斷結果} 社交恐懼癥,強迫癥----------------------------------------------------{dianhua} 13686499134----------------------------------------------------{lianxiren} 張祖發----------------------------------------------------{add} 廣州白云區麒麟崗----------------------------------------------------{失眠} 失眠----------------------------------------------------{焦慮} 焦慮----------------------------------------------------{幻視} 幻視----------------------------------------------------{寡言} 寡言----------------------------------------------------{少動} 少動----------------------------------------------------{懶散退縮} 懶散退縮----------------------------------------------------{治病心切} 治病心切----------------------------------------------------{意志減退} 意志減退----------------------------------------------------{行為幼稚} 行為幼稚----------------------------------------------------{情緒抑郁} 情緒抑郁----------------------------------------------------{悲觀厭世} 悲觀厭世----------------------------------------------------{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敏感多疑} 敏感多疑----------------------------------------------------{自殺觀念} 自殺觀念----------------------------------------------------{思想紊亂} 思想紊亂----------------------------------------------------{記憶減退} 記憶減退----------------------------------------------------{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矛盾情感} 矛盾情感----------------------------------------------------{情緒易激惹} 情緒易激惹----------------------------------------------------{注意力渙散} 注意力渙散----------------------------------------------------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建議你們不要屈服與他,聯合起來,不要理他.如果他行為不檢,可以通過家長或者老師進行處理.
2016-01-22 23: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強迫癥護理一、評估(一)癥狀的評估1.了解強迫性神經癥的臨床表現。2.對患病的個體做癥狀的評估。評估其發病時癥狀特點,是以怎樣的癥狀為主要臨床相、癥狀的輕重程度,強迫癥狀發作時有無相應的背景因素,強迫行為持續的時間,焦慮的情緒反應與強迫癥狀的關系等。(二)人格特點的評估強迫癥的發生與強迫人格有很大關系。同一社會心理因素在特殊人格的基礎上更容易發生強迫癥狀。這一點已被許多學者的研究所證明。所以,要認真評估患者人格方面的特點,挖掘其在人格方面的某些弱點,對病人的治療和護理均會有很大的幫助。(三)家庭教育方式的評估了解患者幼年時的生活環境、所受的教育、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與患者成人后的行為模式間的關系。找出教育上失誤之處。在以后對病人做治療護理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做好健康教育,根據尋找出的問題,選擇健康教育的內容,幫助教養者和病人,使其教育方法和行為朝著有利于健康的軌道發展。大多數學者認為,不良的教養方式是刻板的、教條的、嚴厲的,病人的行為多是對自己的過分苛求,追求完美,過分的約束和不寬容。(四)心理社會因素的評估不良的刺激,如工作、生活、家庭、經濟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困擾構成個人心理上的沖突。難以解決的困境和來自生理上的不適均可成為強迫癥的誘發因素而致病。因此,要認真對病人做心理和社會因素方面的評估,找出疾病的誘發因素,幫助病人解除心理負擔。二、主要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一)強迫癥的護理要點1.對癥狀做認真、細致的評估。制定出可行的護理計劃。2.掌握并熟練地應用森田療法和行為矯正療法,協助醫生做好治療。幫助病人體驗積極的生活。指導病人改變消極的生活態度而將其行為逐漸投入到向上的、有建設性的生活中去。3.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要幫助病人找出自身性格上的弱點。指導病人完善人格的科學方法,尋求良好的支持系統的幫助。4.心理護理以支持療法為主要內容。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焦慮情緒。5.對癥護理如對失眠病人的護理、對皮膚損傷病人的護理、對自殺病人的護理等。(二)主要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1.睡眠型態紊亂表現入睡困難,與強迫思維有關頑固的強迫觀念,使病人上床后不能很快入睡,在床上輾轉反側或下床來回走動。表現焦躁不安,要求服藥入睡。晨起可有精神萎靡、倦怠、面色不佳、反應遲緩、打哈欠、注意力不集中等睡眠不足的表現。護理措施:(1)評估病人的睡眠情況包括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入睡時間、醒來的時間,使用鎮靜藥物的情況。要準確記錄睡眠時間,做好交班,并制定出可行的護理措施。(2)白天督促病人多參加工娛療。使病人產生疲乏感、勞累感、晚間有助于改善睡眠。(3)指導病人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如睡前用熱水泡腳、飲熱牛奶、按摩涌泉穴等方法。另外,說服病人不可因懼怕入睡困難而早早上床,這種作法只會加重強迫癥狀。(4)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如拉好窗簾、關燈,維持病室的安靜,制止其他病人聊天干擾病人睡眠。(5)重者,必要時請示醫生請病人服用適量的鎮靜劑以利人睡。2.有暴力行為的危險(對自己)與悲觀和絕望感有關。有自殺觀念和行為出現,多見于疾病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的情況下。由于癥狀的反復發作,使病人不能像常人一樣生活。這種無用感會使病人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嚴重者可出現自殺觀念和行為。有時病人的言語中流露出來,有時出現一些跡象:如藏藥、藏危險物品反常的行為。另外,若工作人員對病人使用粗暴的言語和行為去干擾,制止病人強迫行為,有時會嚴重地傷害病人的自尊心,打破病人的“平衡”。而更加重自卑和無用感,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過激行為。這是護理技巧的不良使用給病人造成的負性心理反應。護理措施:(1)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以支持心理治療為主要內容,堅定病人的治療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2)與病人建立有效的溝通,了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生。(3)注意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或斥責病人:“煩死了”、“假干凈”等。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4)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要向病人講清保護的目的。否則,病人會誤解為保護是對他的懲罰而加重與醫護的對立情緒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反應。(5)按“防自殺護理常規”護理。3.皮膚完整性受損表現為皮膚損傷與反復洗滌有關。頻繁、長期的強迫洗滌,損傷了皮膚部位保護層,使被洗滌處的皮膚——手、臉等部位皮膚干燥、鼓裂、紅腫、失去彈性,皮膚的營養度降低及發生感染等。護理措施:(1)每日對病人洗滌處皮膚的健康情況做詳細、認真的評估。了解其損傷的程度,并做交班記錄。(2)讓病人使用性質溫和、刺激性小的肥皂。臨睡前,在皮膚上涂以護膚的營養霜或藥膏。對水的溫度進行控制——不能過熱,以防燙傷;不能過冷,以防凍傷。(3)為病人制定每日的活動計劃。督促病人多參加工娛療。盡可能避免讓病人在有水的地方停留過長的時間,以減少病人洗滌的次數和時間。(4)營養豐富的食物有助于提高機體和皮膚的抵抗力。可以預防皮損的損傷。(5)對癥狀頑固者應適當的限定其活動范圍和施行必要的保護。三、預期目標1.病人在幫助下,有配合治療的態度和行為。2.病人在監護下,無自殺行為的發生。3.病人在督促下,每日可以參加工娛療,并訴說有愉快的情緒體驗。4.在藥物(或其它改善睡眠方法)作用下,病人每日可睡眠6小時,次日無睡眠不足的癥狀。5.行“森田療法”的病人,在指導下,可有體驗建設性活動的行為表現。強迫癥的特征是反復出現某些不必要的想法或幻想(強迫思維),或反復發生某些無聊、古怪和令人煩惱的沖動或動作(強迫行為),或控制不住地做某些事情,以期緩解內心的焦慮不安。 強迫思維的內容一般是關于傷害、威脅和危險,通常包括污染、疑慮、丟失和攻擊性等。典型的強迫癥的癥狀是進行某些儀式動作,一種反復的帶有目的性的動作。儀式動作是為了對強迫觀點進行控制,如為了避免污染而去反復洗滌或刷擦;為了消除疑慮而反復檢查;為了防止丟失而反復貯存;為了避免攻擊某個人而反復躲避他。大多數儀式是可以觀察得到的,如反復地洗手和重復地檢查門是否鎖好等。另外一些儀式則是精神上的,如反復的計數,或為了消除危險而反復地作出聲明等。強迫癥不同于強迫性人格障礙(見第89節)。 人們對任何事都可以出現強迫癥狀,他們的儀式行為也并非總是為了消除內心的不安。例如,一個擔心被臟物污染的人,碰巧把手放進口袋時,他的內心焦慮不安就減輕,從此以后,他可能在擔心被污染的強迫念頭一出現,就立刻把手放進口袋。 大多數患者都能夠認識到他們的強迫癥狀是病態的,并不是反映了真正的危險。他們知道自己的思想或行為太過分,并有些古怪。強迫癥病人不同于精神病人,后者與現實脫離聯系。 在成人中,本病的患病率約為2.3%,男女大致相等。患者由于擔心在公開場合遭受窘迫和羞辱,因而常常秘密地進行儀式動作,有時一天可以持續數十小時。在確診本病時,大約有1/3的人同時伴有抑郁,總的來說,有2/3的人會在某段時間內出現抑郁情緒。
2016-01-22 23: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 作為行為療法的一種,暴露療法對本病可以取得一定效果。在治療時,讓病人反復暴露于誘發其產生強迫觀點、儀式或焦慮不安的境遇。在這種境遇中,如果病人能夠停止進行儀式動作,那么他的焦慮就會逐漸緩解。這樣,病人就知道并不需要通過儀式動作才能減輕內心不安。病情得到改善后,有可能維持很長時間。在正規治療結束后,病人可以掌握自我訓練的方法,并把它當成生活的組成部分,保持療效,阻止復發或癥狀加重,促進康復。 藥物對大多數病人治療有效。有三種藥物(氯丙咪嗪、氟西汀、氟伏沙明)可供選擇使用,另有兩種藥物(帕羅西汀和舍曲林)也有肯定療效。其他一些抗抑郁藥也可使用,但臨床并不常用。 心理治療,作為了解患者內心沖突,提高其內省力的治療措施,對強迫癥療效不佳。通常情況下,最佳治療方案是藥物和行為治療的聯合應用。此病須在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期盡早痊愈。
2016-01-22 13: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粱建華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精神科
-
您好:也不能這么說,過去的事情就是歷史了,您想也沒有用了,建議您調整好心態即可。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網站的信任與大力支持。放心求醫網的“疾病大全”欄目里面有各類疾病專題,詳細介紹了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檢查診斷、治療方法和預防養生之道。歡迎您光臨放心求醫網的“疾病大全”頻道。http://www.fx120.net/jbdq/index.htm
2016-01-22 08: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可以考慮采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可以起到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滌痰、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的作用。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從根本上治療疾病,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疾病反復發作的原因就是沒有治療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達到根治。祝早日康復。
2016-01-22 03: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