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生長痛可能大,最重要的是及時休息.不要過度運動.適當補充鈣和口服維生素c.晚上用熱水器熱敷.必要時可用消炎鎮痛類的藥物.不會產生后遺癥或影響小兒正常的生長發育.但是首先注意是否是風濕熱和滑膜炎的可能.
2016-01-22 13: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生長痛的診斷應當懷疑,我覺得更象脛骨結節骨骺炎。應當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可輔助理療,癥狀慢慢就會減輕。沒有必要特殊治療。骨骺閉合后自愈。
2016-01-22 09: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缺鈣表現:兒童:不易入睡,不易進入深睡狀態,入睡后愛啼哭,易驚醒,并多汗,陣發性腹痛,腹瀉,抽筋,胸骨痛,X形或者o形腿,雞胸,厭食,白天煩躁,坐立不安.智力發育晚,說話晚,出牙晚,健康狀況不好,易感冒.青少年: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抽筋,乏力,煩躁,經歷不易集中,易疲倦,偏食,蛀牙,牙齒發育不良,易過敏,易感冒.青壯年:易疲勞,易過敏,易感冒.要確定是否缺鈣:拍x片檢查骨的密度如何,是否正常生長.排除器質性病變.確定了:補鈣應該食療,鈣片由于含鐵的形式不一樣,不一定容易吸收.
2016-01-22 09: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生長痛”確切的病因,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可能是骨頭與肌肉生長的速度未能協調所致,而且研究發現,“生長痛”在依賴性強的小孩中發生的比例大于正常小孩,這種“生長痛”的癥狀,比較常見于4~8歲的小孩,雙側性下肢發生多為晚上或深夜,且不伴隨發燒、關節腫脹、食欲不振。 一般治療方法是給予“按摩”及“熱敷”,通常不需要口服止痛藥,可經由醫師診斷之后,必須在發作過程中,定期追蹤,以確定沒有忽略了其它重大疾病,一般而言,“生長痛”為良性疼痛,不會轉變成關節炎或其它的骨髓病變。 中醫治療“生長痛”的原則是從改善小孩偏差的體質上著手,體質哪里低下,便補充其不足處。 一般而言,“生長痛”只要排除可能的骨關節、重大疾病,并不需要特別擔心、或特別的藥物治療,等到小孩長大一點,這種現象就自然會消失了,比較重要的是,應該隨時注意小孩的體質有無上述的癥狀,如果有,應盡快治療以幫助小孩更健康的成長。你的孩子已經13歲,且是左膝蓋下部5cm處腫痛,我考慮不是“生長痛”,而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為明確我的判斷可以到醫院骨科檢查!青少年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一、病因Osgood(1903)首先描述本病,認為系外傷而產生的脛骨結節的部分撕脫。其后Schlatter報道,認為是脛骨結節的牽拉性骨凸炎,故又稱為Osgood—Schlatter病。多見于11—15歲,愛好劇烈運動的少年,男多于女,可單側或雙側發病,多有外傷史。本病主要是髕韌帶的脛骨結節附著處發生肌腱炎、腱鞘炎或肌腱下滑囊炎,與鄰近形成的病灶鈣化和骨化造成局部隆突。病兒在發病前正處于生長發育快速時期,髕韌帶附著處張力增高和腫脹,引起脛骨結節骨凸炎。從脛骨結節切除的骨塊和肌腱后嵌入的骨塊行病理檢查發現,在松質骨四周繞以軟骨,并無壞死或炎癥。過去認為股四頭肌附著在脛骨結節上,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脛骨結節極易遭受髕腱牽拉。牽拉性損傷使結節處的軟骨塊產生一定程度的撕脫。但是,近年發現多數病例系附著在脛骨結節上的髕腱軟組織損傷。髕腱發生輕度腱鞘炎,以后在發炎的髕腱上發生異位骨化。二、病理兒童的脛骨近端骨骺為軟骨,前緣呈舌狀下延,至ll歲左右,出現脛骨骨凸的骨化中心,約至16歲時,脛骨近端骨骺與脛骨骨凸骨化中心聯合成為脛骨結節。在融合前該處血循環來自髕韌帶。劇烈運動或外傷時,部分病例髕韌帶過度牽拉骨凸,可引起部分撕脫,從而影響血循環造成骨骺缺血。由于成纖維細胞的分化和成骨細胞的活動,髕韌帶及其附近的軟組織可出現異位骨化,并有新生小骨出現,位于脛骨結節前上方。這些新生小骨組織學表現與骨化性肌炎的觀察完全相同。由于髕骸韌帶的牽拉,脛骨結節處的成骨細胞活躍,產生骨質增生,使脛骨結節增大,明顯向前突出。脛骨近端骨骺可早期融合,在骨骺成熟期后,造成高位髕骨和膝反屈的并發癥。三、臨床表現主要為膝前方的局限性疼痛。病兒上下階梯、跑、跳時疼痛明顯。下跪時局部受髕韌帶緊張牽拉,直接壓迫而疼痛更為加重。休息后疼痛可緩解或消失。望診和觸診可發現髕腱肥厚,脛骨結節增大,壓痛點在髕腱附著點處。膝關節無腫脹或積液,浮骸試驗(一)。膝關節在抗阻力伸直時或充分屈曲下蹲時疼痛加重。因為該兩項檢查使髕腱對脛骨結節拉力增加之故。四、x線表現早期脛骨結節前上方髕韌帶附著處有軟組織腫脹和肥厚,有時可見鈣化或骨化“碎片”。中期脛骨舌狀結節密度增高,不規則,邊緣模糊呈現斑點狀,游離骨片,并向前方移位,形成骨贅,甚至“碎裂”,且與骨干分離或呈高位髕骨。晚期游離小骨更加顯著,脛骨結節呈不規則的“碎塊”增生融合,但應注意與解剖變異相區別。五、治療本病屬自愈性疾病。病程約2~3年。治療方法取決于疾病的嚴重程度。癥狀輕的病例應立即限制體育活動,禁止跑跳活動3~6月,可使癥狀緩解。中、重度病例需3~6個月長腿管型行走石膏,隨后限制體育活動3~6個月。
2016-01-22 06: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生長痛多發生在2~13歲之間,主要表現為小兒無原因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但是局部無紅腫壓痛,活動正常.疼痛通常發生在黃昏前后,過度運動,疲勞可使癥狀加重,休息后自行緩解,次日清晨疼痛完全消失.原因是兒童在這個時期身高增長快,由于骨骼生長迅速,而其周圍的神經,肌腱,肌肉的生長相對慢一些,因而產生一種牽拉疼痛.生長痛的原因并不在骨頭,而是軟組織疲勞.治療兒童生長痛,重要的是休息,如果膝部或小腿不適,不要勉強再做運動.每天晚上睡覺前,可用熱水泡泡小腿和腳,但在不疲勞時,應鼓勵適當多活動.疼痛較重時,可局部按摩,也可試用維生素C200毫克,每日3次口服.小兒生長痛不會產生任何后遺癥,也不會影響正常生長發育.
2016-01-21 19: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10 歲孩子經常腿疼是生長痛嗎? -
Q: 10 歲孩子經常腿疼是生長痛嗎? -
Q: 生長痛屬于疾病范疇嗎? -
Q: 兒童生長痛適合吃什么食物和藥物 -
Q: 孩子出現生長痛應如何應對 -
Q: 孩子生長痛該如何應對 -
Q: 生長痛有哪些典型癥狀? -
Q: 兒童生長痛怎樣進行保健護理 -
Q: 孩子出現生長痛該如何應對 -
Q: 生長痛是一條腿疼嗎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