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血常規檢查中各項代表的意義
血常規檢查中各項代表的意義WBC,LY,MO,GR,LY#,MO#,GR#,RBC,HGB,HCT,MCV,MCH,MCHC,RDW,PLT,MPV,PCT,PDW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項目有幾十項,你把你要問題的項目補充好嗎?
2016-01-20 23: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平均紅細胞容積(MCV):82-95fl2.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CH):27-31pg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CHC):320-360g/L根據以上三項紅細胞平均值可進行貧血的形態學分類平均紅細胞體積【生理學變異】 1.升高新生兒升高約12%,妊娠約高5%.飲酒約升高4%,吸煙約升高3%.口服避孕藥約升高1%. 2.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動約降低4%,6個月以前的兒童約降低10%.【藥物影響】 1.升高可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的藥物有巴比妥酸鹽,魯米那(葉酸代謝障礙),導眠能,苯妥英鈉,非那西丁(偶爾),氨苯喋啶,雌激素,降糖靈(致葉酸或vitB12缺乏),呋喃類,新霉素,異煙肼,環絲氨酸,氨基苯甲酸(誘致消化道吸收障礙所致),氨基水楊酸,氨甲喋呤,秋水仙堿(伴vitB12缺乏),其中抗驚厥藥約升高3%. 2.降低新雙香豆素可發生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病理學變異】 1.升高見于營養不良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營養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術后,腸病,裂頭絳蟲等寄生蟲病;及惡性貧血,混合缺乏,葉酸,B12,癌;遺傳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再生之后和甲狀腺功能低下. 2.降低見于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由癌或感染引起的繼發性貧血;高鐵血癥見于鐵粒幼紅細胞貧血和鉛中毒及CO中毒),全身性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癥).
2016-01-20 21: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把主要的發上來,你看看,白細胞計數(WBC): 增加:急性化膿性感染(膿腫,腦膜炎,肺炎,闌尾炎,扁桃體炎等),某些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流行性乙型腦炎),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嚴重燒傷,急性出血,惡性腫瘤及某些金屬(如鉛,汞等)中毒. 生理性增高見于新生兒,月經期,分娩,情緒變化及注射腎上腺素后等. 減少:某些傳染?。▊?副傷寒,黑熱病,瘧疾,病毒性肝炎,沙門菌屬感染等),再障,非白血性或亞白血性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癥,惡性組織細胞病,脾功能亢進癥,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放射治療,腫瘤化療及某些藥物(磺胺,氯酶素等)反應等.白細胞分類計數:嗜中性粒細胞(N): 增加:急性化膿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及中毒顆粒),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某些惡性腫瘤及廣泛組織損傷等. 減少:基本與白細胞總數減少相同.嗜酸性粒細胞(E): 增加:寄生蟲感染,過敏性疾病,熱帶性及非熱帶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某些血液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等. 減少:傷寒,副傷寒,應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等.嗜堿性粒細胞(B): 增加: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及嗜堿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鉛,鋅中毒等淋巴細胞(L):LY 增加:某些細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等. 減少:細胞免疫缺陷病,放射病.相對性淋巴細胞減少見于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時.單核細胞(M):MO 增加: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斑疹傷寒,瘧疾,重癥結核,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網狀細胞肉瘤等.未成熟細胞: 增加:白血病,骨轉移性腫瘤等.血紅蛋白(Hb):HGB, 增加:失水,腹瀉,大面積燒傷,各種原因所致的紅細胞增多癥等.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呈相對性Hb增高. 減少:貧血,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紅細胞計數:RBC 增多:原發性或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血液濃縮,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高原性心臟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減少:各種原因所致貧血,白血病,勾蟲病,急慢性失血等.血小板計數:PLT 增高: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脾切除后,骨折,急性出血,大手術后,急性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結核病,急慢性骨髓炎,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某些惡性腫瘤(如何杰金病,淋巴瘤等),血小板減少癥恢復期(反跳性升高)及劇烈活動后等. 降低: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癥,獲得性血小板減少癥,特發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SLE,再障,骨髓移植,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重癥缺鐵性貧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Evan氏綜合征,巨脾癥,脾功能亢進癥,脾腫瘤,Gaucher氏病,Letterer-Siwe氏病,病毒感染,立克次體感染,某些細菌感染,組織胞漿菌病,瘧疾,DIC,肝病,尿毒癥,血管源性腫瘤,大量輸入庫血,新生兒溶血,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子癇,維生素B12缺乏,葉酸缺乏,抗腫瘤藥及其他骨髓抑制藥物反應,放射病及放射治療等.
2016-01-20 21: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