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先天性胯關節脫位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歲先天性胯關節脫位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請問先天性胯關節脫位有什么癥狀,應該怎么治療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先天性胯關節脫位的癥狀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病情分析:你好:兩側腹股溝及臀皺襞不對稱,髖外展受限,會陰部增寬,雙側脫位時更為明顯,髖關節活動少,活動時受限,蹬踩力量較健側弱,常處于屈曲位,不能伸直,肢體短縮,跛行,步態不穩.1.詢問生母的妊娠及生產情況,有無難產,有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家族史,患兒何時開始走路,步態如何,有無他處畸形.2.新生兒應檢查有無兩側腹股溝及臀皺襞不對稱,有無髖外展受限.幼兒及兒童應檢查有無跛行及步態不穩.3.測量兩下肢長度以確定有無下肢短縮,檢查髖關節屈曲及外展運動范圍,觸診股骨頭是否位于臀部,注意Trendelenburg征,望遠鏡試驗,Ortolani征及Allis征等是否陽性.4.X線檢查以確定脫位情況與程度.5.注意與病理性(包括肌肉麻痹性)髖脫位及髖內翻等相鑒別.生活護理:1.根據病變程度及年齡決定處理方式,爭取盡早而又不間斷的治療,早期手法復位或牽引后復位,如有困難,應考慮手術開放復位.2.6個月以內嬰兒行經皮內收肌切斷,然后采取髖外展即可復位,并使用外展尿枕,夾板或支具保持外展位9~12個月.應注意髖關節屈曲90°,外展外旋不超過60°.3.稍長幼兒宜全麻下手法復位,蛙式石膏固定,3個月更換一次,可逐漸改為下肢外展內旋位固定.如效果良好,可改用外展支具維持位置.4.非手術療法失敗或3歲以上小兒可考慮手術,手術包括開放復位,髂骨截骨術(Salter截骨術,Pemberten截骨術,Chiari內移截骨術等),并根據前傾角改變同時或分期作股骨旋轉截骨.5.4~8歲兒童應常規進行軟組織松解和骨牽引術,將股骨頭拉至髖臼水平再切開復位及行上述截骨術穩定關節或行髖臼加蓋,Steele三聯截骨.6.對年齡大不能復位,因髖部不穩,可作股骨粗隆下截骨術.晚期病例發生嚴重的骨關節炎,疼痛跛行明顯時,可作全髖關節置換.
2016-01-17 21: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