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的功效?
有一個星期了每次和老婆同房的時候都感覺沒什么精神做了以后還感覺全身出汗的厲害朋友說應羚羊腳好我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害怕吃了有副作用我想問問大夫羚羊角的功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羚羊解乎清熱.
2016-01-10 13: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的朝向性運動反應,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解熱作用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羚羊角煎劑對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引起發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降壓作用用羚羊角醇提取液1g/kg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其他作用羚羊角酶、酸水解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流感桿菌、乙型鏈球菌及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市售羚羊角的品種甚多,其所屬原動物各有不同,除賽加羚羊(Saigatatarica)以外,據文獻記載尚有藏羚(Panthotopshodgsoni),斑羚(Naemorhedusoralgoral),西藏瞪羚(Gazellasubguttarosa)等幾種。真正的正品羚羊角應是賽加羚羊的角。下面為大家介紹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平肝熄風:羚羊角減寒,入肝、心、肺經。主瀉肝火,清心肺。肝主風,開竅于目而藏血,所以為平肝熄風之要藥。可用予肝陽上亢,頭目眩暈,及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等病痛。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鎮驚:本證多見予溫熱病后,邪熱熾盛所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痙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兒熱盛驚厥,可首選本品清熱解毒,鎮痙安神。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解毒:本證多見于溫熱病,熱入營血所致熱盛動血,癥見:身體壯熱,躁擾不安,甚或昏狂譫妄,斑疹紫黑或吐衄便血,舌質深絳。可首選本品清熱涼血解毒化斑。《本草再新》:“去瘀瘡血,生新血,降火下氣,止渴除煩。”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散血解毒:多用癰腫瘡毒血熱毒盛者,可由于外感六淫,或過食膏梁厚味,內郁濕熱火毒,引起毒邪壅聚,致使營衛不和,經絡氣血凝滯不通所致。癥見;身寒熱,癰瘡處局部焮紅腫痛,口渴飲冷、小便黃赤,大便秘結,潰后膿血稠黃,舌質紅苔黃.脈數。可選用本品清熱涼血解毒。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鑒別應用:羚羊角與石決明均為介類藥物,均能平肝潛陽,鎮驚熄風,明目,石決明瀉肝火不如羚羊角,但能補肝陰,清肺熱,可治骨蒸勞熱。羚羊角主瀉肝火,兼清心肺,散血解毒,可治熱毒血瘀發斑,癰腫瘡毒。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對中樞的作用: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取液及注射液,均能使小鼠的自發活動減少。其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朝向性運動反應,并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誘導期縮短。顯著降低對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寧,電休克的敏感性,卻不導致肌肉松馳,煎劑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驚厥率,并增高恢復率,但對士的寧所致驚厥則無效。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解熱作用:羚羊角煎劑給人工發熱兔灌服48毫升/公斤,給藥2小時后體溫下降,6小時后逐漸恢復正常。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對循環系統作用:本品煎劑2毫升/公斤靜注,使麻醉貓血壓下降。煎劑或醇提取液,小劑量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加強,中等劑量可致心傳導阻滯大劉量則引起心率減慢,振幅減小,最后心跳停止。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其它: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增加小鼠對缺氧的耐受能力,并有鎮痛作用。 毒性:給小鼠灌服10%羚羊角煎劑2克/公斤,連續給藥7天,除體重重增長緩慢外。而飲食,排便,自由活動等方面無明顯改變。
2016-01-10 10: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羚羊角為名貴中藥,藥性寒咸,入肝心經,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具有鎮靜,抗驚,解熱,降壓,抗菌,抗病毒等作用.臨床中羚羊角絲應用于治療各種高熱,抽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癲以及肝火上擾而引起的頭暈,頭痛,高血壓等.
2016-01-10 05: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臨床應用 1.肝風內動,驚癇抽搐。本品主入肝經,咸寒質重,善能清泄肝熱,平肝息風,鎮驚解痙。故為治驚癇抽搐之要藥,尤宜于熱極生風所致者。用治溫熱病熱邪熾盛之高熱、神昏、驚厥抽搐者,常與鉤藤、白芍、菊花、桑葉、生地同用,如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治婦女子癇,可與防風、獨活、茯神、酸棗仁等配伍,如羚羊角散(《濟生方》);用治癲癇、驚悸等,可與鉤藤、天竺黃、郁金、朱砂等同用。 2.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味咸質重主降,有平肝潛陽之功。治肝陽上亢所致之頭暈目眩,煩躁失眠,頭痛如劈等癥,常與石決N、龜甲、生地、菊花等同用,如羚羊角湯(《醫醇賸義》)。 3.肝火上炎,目赤頭痛。本品善清瀉肝火而明目。故用治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癥,常與決明子、黃芩、龍膽草、車前子等同用,如羚羊角散(《和劑局方》)。 4.溫熱病壯熱神昏,熱毒發斑。本品入心肝二經,寒以勝熱,故能氣血兩清,清熱涼血散血,瀉火解毒,用于溫熱病壯熱神昏,譫語躁狂,甚或抽搐,熱毒斑疹等癥,常與石膏、寒水石、麝香等配伍,如紫雪丹(《千金方》);又王孟英以羚羊角、犀角加入白虎湯中,稱羚犀石膏知母湯,治溫熱病壯熱、譫語發斑等。 常用配方 ①治傷寒時氣,寒熱伏熱,汗、吐、下后余熱不退,或心驚狂動,煩亂不寧,或譫語無倫,人情顛倒,脈仍數急,遷延不愈:羚羊角磨汁半盞,以甘草、燈芯各一錢,煎湯和服。(《方脈正宗》) ②治中風手顫,亸曳語澀:羚羊角(鎊)一兩,犀角(鎊)三分,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各一兩半,薏苡仁(炒)、秦艽(洗)各二兩。共研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竹葉湯下,漸加至三十丸。(《圣濟總錄》羚羊角丸) ③治偏風,手足不隨,四肢頑痹:羚羊角(鎊)一兩,獨活(去蘆頭)二兩,烏頭(炮裂,去皮、臍)三分,防風(去叉)一分。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以水二盞,煎取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夜臥各一。(《圣濟總錄》羚羊角湯) ④治陽厥氣逆、多怒:羚羊角、人參各三兩,赤茯苓二兩(去皮),遠志(去心)、大黃(炒)各半兩,甘草一分(炙)。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宣明論方》羚羊角湯) ⑤治血虛筋脈攣急,或歷節掣痛:羚羊角磨汁半盞,以金銀花一兩五錢,煎湯一碗,和服。(《續青囊方》) ⑥治產后中風,身體反張如角弓:羚羊角屑三分,獨活一兩,當歸三分(銼,微炒),防風一兩(去蘆頭),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芍藥半兩,細辛半兩,桂心半兩,麻黃一兩(去根、節)。搗,粗羅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羚羊角散) ⑦治小兒夜啼及多驚熱:羚羊角屑一分,黃芩一分,犀角屑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茯神一分,麥門冬半兩(去心,焙)。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服之。(羚羊角散) ⑧治時氣七日,心神煩熱,胸膈不利,目赤,不得睡臥:羚羊角屑、黃芩、柱子仁、黃連(去須)、川升麻、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一兩。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羚羊角丸,⑥方以下出《圣惠方》) ⑨治心肺風熱沖目,生胬肉:羚羊角(鎊)、黃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升麻各三分,甘草(生銼)一兩。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后服。(《圣濟總錄》羚羊角湯) ⑩治眼卒生白翳膜:羚羊角屑半兩.澤瀉半兩,甘菊花一兩,葳蕤半兩,菟絲子半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羚羊角散) 性狀鑒別 鑒別正品羚羊角要點有四:一是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后,在角的中心有扁三角形細孔一條,一直通到角尖,俗稱“通天眼”;二是環輪節,在角的表面有輪生環節,直到角近角尖部處,輪節一面凸一面凹,紋順環紋處順序環生,光滑自然;三是骨塞連結骨質處與血窠相連接,鑲嵌緊密,骨塞白色,基部似桃形;四是色澤絲紋,羚羊角通體光潤如玉,白色和黃白色,表面除輪生環節外,還具細絲紋,有條不紊。以上皆為針對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這個話題所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同時希望詳情咨詢專業醫生。
2016-01-09 22: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羚羊角藥用部分是可分為角基部、通天眼、尖部三段。它們的結構不同,但功效是一樣的。其有平肝熄風,清熱鎮驚,解毒的功效,可治熱病神昏痙默,譫語發狂;頭痛眩暈,驚癇搐搦,目赤翳膜等證。
2016-01-09 21: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