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博維 主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一科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身體是有益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轉運細胞內多余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如果是偏高那么對機體是沒有影響的,如果過高,而其他的指標正常,說明膽固醇過剩,機體處于代償功能狀態,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血脂高。根據你描述的癥狀,其他均正常,只有這一項偏高,可以確定是沒什么問題的,平時吃的清淡一點,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即可。
2018-11-28 20: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臟合成.它是由載脂蛋白,磷脂,膽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組成.在我們體內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東西",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壞東西"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高患冠心病的概率就月大.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點就沒什么不好的.通俗的說在標準范圍內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它對人體起好的,保護的作用.1.檢查介紹: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臟合成.它是由載脂蛋白,磷脂,膽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組成.2.正常范圍:男<40歲0.78~1.53mmol/L(30~59mg/dl);女<40歲0.86~2.0mmol/L(33~77mg/dl).3.臨床意義:增高:一般認為無臨床意義,可見于原發性高HDL血癥(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癥),并發現此群家族中長壽者多.接受雌激素,胰島素或某些藥物(如煙酸,維生素E,肝素等)治療者,亦可增高.降低:常見于腦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癥,肝功能損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煙,缺少運動等.其降低可作為冠心病的危險指標.下面我再給你轉載一篇文章:1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的臨床意義是什么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英文縮寫為hdl-c,參考范圍:男性1.16-1.42mmol/l;女性1.29-1.55mmol/l.hdl-c降低是臨床冠心病的先兆,并能促進動脈樣硬化的發展.血清中hdl-c水平與冠心病發病率呈負相關,hdl-c或hdl-c/tc比值能更好地預測心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hdl-c降低見于以下疾病:(1)腦血管粥樣硬化,冠心病.(2)急,慢性肝病,心肌梗死,外科手術,損傷等應激反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低,慢性貧血.2高密度脂蛋白偏低,請問需要吃什么要?日常生活和飲食上需要注意什么?我作為營養師的角度給你一點建議:改善你的生活飲食習慣,高蛋白,高纖維的食品應多吃,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東西應少吃或者不吃,平時多食:胡蘿卜汁,橙汁,綠茶,紅茶,西芹汁,肉類盡量選擇雞肉和魚肉,如果你的條件允許可以通過營養品搭配來調理效果更好!3如何提升你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是人們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通俗簡稱.在評價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時,需綜合分析各項血脂讀數,例如高密度要高才好,低密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不能超過正常范圍等.最新發現,承擔著膽固醇“清道夫”工作,從而被戲稱為"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與冠心病關系最為密切.按美國現行標準,高密度讀數低于1(單位為mmol/L,即毫摩爾/升,下略),是冠心病發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也就是說,不論你的總膽固醇,低密度,甘油三酯有多高,只要提升你的高密度,使它達到正常或最佳數值,冠心病發病危險就會大大下降;高密度每提升0.025,冠心病發病幾率即減少2%~3%.男性高于1.16,女性高于1.42較為理想.其次是比例,高密度在總膽固醇中占的比例越多,冠心病發病危險就越低.美國人總膽固醇與高密度之比平均為4.5:1;冠心病人為5.5:1.當比例達到3:1時,冠心病發病危險最低.那么,如何提升高密度?減肥為首要.體重每減輕3公斤,高密度提升0.03;快走每1萬~1.25萬步/周,高密度提升0.026,要記住運動持續時間長短比運動強度更重要.飲食為次.不注意控制總熱量,高密度可下降20%.不同脂肪對血脂有不同影響,例如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橄欖油,堅果等食品,可提升高密度而不提升總膽固醇;玉米,豆油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在降低低密度的同時,高密度也隨之下降.另外,每日半兩到1兩的酒可提升高密度5~10%.最后是藥物,其中以B族維生素煙酸療效最佳,其它尚有他汀類降脂藥等.看到這里你就放心了吧?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是好事,不是壞事.
2016-01-09 23: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喝水少,腹瀉等都可以引起的,一般是不用治療的,建議你清淡飲食,多喝水,祝你健康!醫生詢問:
2016-01-09 15: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