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白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細菌,具有傳染性,能引發多種胃部疾病,感染后癥狀多樣,治療需綜合考慮,預防也很重要。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11-25 23:35
1.傳染性:主要通過口口傳播、糞口傳播等方式在人群中傳播。
2.引發疾病:可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
3.感染癥狀:常見有上腹疼痛、腹脹、惡心、口臭等。
4.診斷方法:包括尿素呼氣試驗、胃鏡檢查等。
5.治療方法:常用藥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等,需聯合用藥。
總之,幽門螺旋桿菌危害較大,發現感染應及時就醫治療,同時注意預防。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膽囊息肉病變臨床并不少見,手術是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類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癥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最好是手術治療比較好,以免惡變,手術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即①單發,無蒂息肉;②息肉直徑大于1cm;③基底寬度;④50歲以上有癥狀的息肉;⑤膽囊壁增厚;⑥位于膽囊頸部的息肉樣病變.當然還要注意低脂飲食和口服熊去氧膽酸減輕癥狀.
2016-01-08 10: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這位朋友,膽囊息肉是一個經常遇到的情況,其特點是在膽囊粘膜上的強回聲的隆起性病變,不隨體位的轉動而移動,并缺少結石特征性聲影,其病變包括:膽固醇息肉(最常見),炎癥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或腺肌瘤.膽囊息肉臨床診斷上較為困難,常在體檢中或膽囊切除時發現,其大多數為良性腫瘤,惡變率大約為19%,當膽囊息肉伴有臨床癥狀,膽囊結石,體積大于或等于10mm,無蒂,在觀察過程中體積增大者,應手術切除膽囊,對于小于或等于5mm的病變而無臨床癥狀者,可追蹤觀察!!
2016-01-08 09: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膽囊息肉病變臨床并不少見,手術是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類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癥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最好是手術治療比較好,以免惡變,手術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即①單發,無蒂息肉;②息肉直徑大于1cm;③基底寬度;④50歲以上有癥狀的息肉;⑤膽囊壁增厚;⑥位于膽囊頸部的息肉樣病變.當然還要注意低脂飲食和口服熊去氧膽酸減輕癥狀.
2016-01-08 02: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囊息肉在早期要注意清淡飲食,可以暫時不用進行手術治療,如果病情嚴重到一定的程度,建議要及時到當地醫院的肝膽外科就診,必要時要進行手術治療。
2016-01-07 22: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沒有癥狀且小于1CM的息肉不建議治療、大于1CM且有疼痛和消化系統方面的癥狀的情況下建議手術治療。
2016-01-07 17: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