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陽虛氣虛血虛
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看過中醫說我,陰虛陽虛氣虛血虛都有~但是讓我買膏方~還是認為食療最合適請問您有什么建議嘛?謝謝聶先生對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總結真到位!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醫觀點里面,有一種陰陽學說,認為,人體的正常活動,是陰陽兩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系,處于動態平衡的結果.陰虛或陽虛是屬于陰或陽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狀態.陽虛則寒,陽虛泛指人體陽氣虛衰,陽虛不能制陰,則陰氣相對偏盛而出現寒像,比如經常怕冷,四肢不溫,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等.同理,陰虛則熱,人體陰氣虛衰不能制陽,則陽氣相對偏亢而出現熱像,比如怕熱,口干舌燥,心煩失眠,形體消瘦,小便偏黃,大便干結等.至于氣和血,中醫認為氣和血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的營養物質,缺乏的話,就會引起各種癥狀.氣虛的表現可有:神疲乏力,聲低懶言,頭暈,易感冒,容易勞累等等;血虛的表現可有:面色偏黃,唇,指甲,眼結膜顏色偏淡,頭暈眼花,心悸健忘,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過少,色淡,甚至閉經.當然這些表現都不是絕對的,有些人氣虛,但也不是一定有上述那些癥狀.而且臨床上常常是間雜出現,比如說,一個人可以氣虛也可以血虛,這樣的話就是氣血兩虛.以上是對“陰虛陽虛氣虛血虛”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7 00: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主要是中醫對病癥的一種歸類,從癥狀上辨別的.陰虛多會手腳心熱,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形體消瘦等;陽虛奪會腰膝酸軟,不耐疲勞,經常覺得乏力,四肢發涼,喜熱怕冷,腰涼膝涼,陽萎,早泄,面白等;氣虛主要是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語聲低微,舌淡脈虛;血虛主要是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或萎黃,指甲淡白,心悸失眠,女性月經量少色淡,等.所以這種病性內容主要是幫助醫生或者患者判斷病情的具體性質.
2016-01-06 22: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陰虛,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多見于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后而致陰液內耗的病人.由于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兩者常互相影響,陰虛主要表現為五心煩熱或午后潮熱,盜汗,顴紅,消瘦,舌紅少苔等.陽虛,指陽氣虛衰的病理現象.陽氣能溫暖肢體,臟腑,如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虛寒的征象.常見的有衛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陽虛表現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無力等.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減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血虛指體內陰血虧損的病理現象,可由失血過多,或久病陰血虧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血虛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
2016-01-06 11: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你的的癥狀初步斷定是腎陰虛,可以吃一些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調理身體,由于中成藥見效比較慢,建議您長時間服用,建議您平時注意休息,不要太過勞累,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有心理包袱,rre祝您早日康復。
2016-01-06 10: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概括為陰陽兩種屬性,凡外向的,上升的,運動的,溫熱的,明亮的,興奮的,無形的為陽,凡內守的,下降的,靜止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有形的為陰.陰陽偏衰即陰虛和陽虛,是屬于陰或陽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狀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男和女.陰虛是陰液不足,不能制陽,陽相對偏亢,而出現的潮熱,盜汗,舌紅少苔等虛熱證,為“陰虛則熱”.陽虛是陽不能制陰,陰相對偏亢,出現面色晃白,形寒肢冷,舌淡脈沉遲等虛寒證,為“陽虛則寒”.氣虛是一身之氣不足,功能低下引起的精神萎頓,倦怠乏力,眩昏,自汗,舌淡脈虛等狀.血虛是血液不足,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癥狀.主要有心血虛和肝血虛.心血虛表現:驚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脈澀等.肝血虛表現:兩眼干澀,視物昏花或手足麻木,關節屈伸不利.
2016-01-06 04: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