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智鋒 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童呼吸中心
-
兒童腸炎的引起原因較多,包括感染、飲食不當、過敏、免疫問題、腸道菌群失調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9-03-14 20:08
1.感染:病毒(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寄生蟲感染。
2.飲食不當:食用不潔食物、暴飲暴食、過度攝入生冷或油膩食物。
3.過敏:對食物(如牛奶、雞蛋)或藥物過敏。
4.免疫問題:自身免疫功能紊亂。
5.腸道菌群失調: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導致腸道有益菌減少。
總之,多種因素均可導致兒童腸炎,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和生活習慣,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保守治療胸鎖關節脫位,多數可以手法復位,但保持復位困難,常用保守方法如下: (1)手法復位外固定:對急性胸鎖關節脫位,Heining主張在局部血腫內麻醉下閉合復位。一般病人可與鎖骨骨折復位相似,坐位卡腰挺胸,高度后伸及稍外展患側上肢,即可復位。病人條件差者可取仰臥位,患肩墊大砂袋,前脫位者助手牽引前臂并外展、過伸,術者在鎖骨內端脫位處給予擠壓,便可復位;后脫位則以手指向前牽拉鎖骨,亦可還納復位。復位后用“∞”字繃帶固定4周。 (2)持續牽引復位固定:前脫位者,同上仰臥復位后,上臂改為前屈30°~45°位持續皮膚牽引3~4周,并在胸鎖關節前側用砂袋壓迫以維持復位。后脫位手法復位困難或失敗者,可在無菌操作下,用無菌巾鉗夾住鎖骨近端向外前方牽引,并使上臂及肩后伸,牽引固定4周左右。 2.開放復位內固定胸鎖關節手法復位外固定后,常遺留有半脫位,但不影響功能,無癥狀者亦不需處理,但下列情況應考慮手術處理。
2016-01-05 21: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1.保守治療胸鎖關節脫位,多數可以手法復位,但保持復位困難,常用保守方法如下:(1)手法復位外固定:對急性胸鎖關節脫位,Heining主張在局部血腫內麻醉下閉合復位。一般病人可與鎖骨骨折復位相似,坐位卡腰挺胸,高度后伸及稍外展患側上肢,即可復位。病人條件差者可取仰臥位,患肩墊大砂袋,前脫位者助手牽引前臂并外展、過伸,術者在鎖骨內端脫位處給予擠壓,便可復位
2016-01-05 20: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適當補鈣,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2016-01-05 04: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前脫位:患者坐位。術者一手拉住患者傷側上臂上端,使肩關節高度后伸外旋及輕度外展,一手按壓脫出的鎖骨胸骨端,即可復位。助手于胸鎖關節前側放置壓墊,并用前“8”字繃帶或石膏繃帶局部加壓固定(圖5-16),3~4周后去除固定進行患肢功能鍛煉。(2)后脫位:患者坐位,雙手叉腰。術者一手推頂傷側胸壁側部,一手握住上臂上端向外后,兩手作持續對抗牽引。待鎖骨胸骨端突然躍起,即復位。再用后“8”字繃帶或石膏繃帶固定,使患側肩胛骨及上臂向后伸,以維持關節整復狀態。4周左右去除固定進行患肢功能鍛煉。
2016-01-05 03:03
-